生死线上的“保肾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科团队凭3D腹腔镜技术攻克高难度肿瘤难题
九州体育8月15日讯 (记者 纪豪杰)“看着双胞胎宝宝吹周岁生日蜡烛的那一刻,我总想起王主任说‘可以保肾’时的坚定—— 是他给了我们家完整的未来。”近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复查的郑先生,听到泌尿外科王科主任说,复查结果一切正常,眼中泛起泪光。这位曾被左肾内生型恶性肿瘤逼入绝境的年轻父亲,历经多地求医无果后,最终在泌尿外科王科主任团队的3D腹腔镜技术下,完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肾战”,让濒临破碎的四口之家重归幸福轨道。
内生型肿瘤藏“杀机”,患者求医路漫漫
幸福的生活轨迹,在郑先生成为双胞胎父亲不久后戛然而生。2024年,单位体检的腹部B超报告上,“左肾占位”四个字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当时还心存侥幸,觉得可能只是普通囊肿。”郑先生回忆,直到一个月后,医院的CT结果击碎了他的幻想——左肾内生型恶性肿瘤,且肿瘤藏在肾脏中央,而非附着于表面。
肿瘤位置完全位于肾脏内,图中箭头所示为肿瘤位置
“这种肿瘤像埋在肾脏里的‘定时炸弹’,位置太深,手术时看不见摸不着,稍不注意就可能要切整个肾。”接诊医生的话让他如坠冰窟。因肿瘤位置特殊,当地医生建议他们前往北京、上海等地求医。怀揣最后希望的郑先生辗转至上海,然而,即便是国内顶尖医院的专家,也无法承诺“保肾”。“上海的医生说风险太高,不敢保证能保住肾脏。”郑先生回忆,当时他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想到可能要失去一个肾脏,几乎绝望。
就在郑先生近乎放弃时,经潍坊某三甲医院的专家推荐,他找到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王科主任。“当时王主任看完片子,很肯定地说‘可以保肾’,这句话给了我们全家坚持下去的信心。”郑先生的妻子说。
3D腹腔镜显神通,半小时完成“生死时速”
手术定在6月30日清晨 8 点,从周天住院到周一手术安排,高效得让郑先生意外。进手术室前,王主任特意来到病房,拍着他的肩膀说:“放轻松,我们团队做过太多这种手术,放心交给我们。”这句简单的安慰,成了郑先生对抗紧张的“强心针”。
王科教授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王科主任团队面临的挑战堪称“极限考验”:肿瘤位于肾脏中央,表面无法直接观察,手术时需先阻断肾动脉,且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肿瘤切除与肾脏缝合——超过这个时间,肾脏就可能因缺血失去功能。“就像在‘盲盒’里找肿瘤,还得在‘倒计时’内精准切除、完美缝合,一步错就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王科主任形象地比喻。
关键时刻,3D腹腔镜技术成为“利器”。与传统平面腹腔镜不同,3D技术能呈现立体解剖结构,让手术视野中的血管、组织层次清晰可辨。“就像从看2D电影变成3D实景,血管走向、肿瘤边界一目了然,操作准确度和把握度大幅提升。”王科主任解释,借助这项技术,团队在短短半小时内精准找到肿瘤、完整切除,并细致缝合肾脏,成功完成保肾手术。
技术硬实力托底,敢接“别人不敢接的活”
“这种内生型肿瘤保肾手术,全国能做的医生不多。”王科主任坦言,手术的难点不仅在于时间紧迫,更在于对医生技术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既要在短时间内精准操作,又要承担可能出现的大出血、肾脏功能受损等风险。
而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王科团队早已是“常规操作”。作为国内肾癌保肾手术领域的领军者,团队首创的多项保肾技术被纳入全国诊疗规范,甚至受邀到上海瑞金医院等顶尖机构进行手术演示。“我们做的腹膜外膀胱切除手术,能完整保留腹膜,术后并发症远低于传统术式,这项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王科主任介绍。
此前,一位74岁的哈尔滨老人因仅剩的右肾长有7公分肿瘤,在北京、上海多家医院被建议切除肾脏并接受透析,最终也是王科团队为其成功实施保肾手术,术后随访至今肾功能稳定。“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会尽100%的努力。”这是王科主任常挂在嘴边的话。
医患互信成关键,术后康复重归正常生活
“王主任说‘他们能保的,北上广不一定能保;他们保不了的,去国外也难’,这句话起初听着像‘夸海口’,现在才懂是底气。”郑先生笑着说。如今,术后的他已恢复正常生活,复查显示肾功能良好,“和生病前没两样,王主任让我该干嘛干嘛,别把自己当病人。”
王科教授
在王科主任看来,这场“保肾战”的成功,离不开医患之间的信任。“既要实事求是说明风险,又要给患者足够的信心。”他解释,很多医生因害怕承担风险而夸大难度,往往让患者错失治疗机会,“但对患者来说,哪怕是高龄或高风险,他们都有求生的权利,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从求医路上的“无人敢接”,到王科团队的“精准保肾”,郑先生的经历不仅是一场生命奇迹,更折射出青岛医疗在高难度手术领域的崛起。正如王科主任所说:“作为三甲医院,我们就该接别人不敢接的活,啃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这既是责任,也是实力。”如今,随着3D腹腔镜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像郑先生这样的患者,正在青岛迎来生命的新曙光。
- 110分钟手术演示惊艳全场!青大附院王科教授团队腹膜外腹腔镜技术彰显硬核实力
- 高温运动“生死线”:35℃+剧烈运动当心热射病!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
- 青岛大学医疗集团西海岸第二医院:跨越5500公里的信任,伽玛刀技术为外籍听神经鞘瘤患者解除病痛
- 预计年底前完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急诊改造
- 裸眼3D视角看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 30分钟跨越生死线!青岛市急救中心“空中ICU”再显神威
- 青岛大学老干部示范疗养基地在太保家园青岛社区正式挂牌
- 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7.8保险宣传登陆深蓝中心3D大屏
- 金沙滩啤酒城光影体验第二站:“裸眼3D”嗨翻你的感官宇宙
- 金沙滩啤酒城光影体验第二站:裸眼3D嗨翻你的感官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