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得AAA,5家“亮红灯”!143家险企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体呈现向好态势

2025-08-13 10:16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9892) 扫描到手机

保险行业再次迎来“体检季”。截止到目前,已有60家寿险公司和83家财险公司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行业整体来看,险企偿付能力呈现向好态势,其中14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得AAA,另有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亮红灯”。

46家险企获A类评级

偿付能力作为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能力的关键衡量指标,一直以来都是监管机构把控行业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核心关注点。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要被认定为偿付能力达标,必须同时满足三项硬性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整个保险行业风险综合评级处于“中间大,两头小”的情况。46家险企获评A类,其中14家公司获AAA级最高评级,包含工银安盛人寿、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6家寿险公司和中远海运、中银保险等8家财险公司。

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的险企共有90家,其中53家为财险公司,37家为人身险公司。另有5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2家险企因成立时间较短等原因未披露评级情况。

5家险企风险评级为C类

这5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分别为4家财产险公司: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以及1家人身险公司华汇人寿。经梳理相关偿付能力报告发现,这5家险企偿付能力未达标的“症结”主要在于风险综合评级水平不达标,其最新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类,不符合监管要求。

亚太财险在今年一季度新晋为不达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从B类下滑至C类。该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已针对前两个报告期报送的风险综合评级数据信息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深入剖析了评级中的主要失分点和存在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前海财险同样长期面临偿付能力不达标问题,其面临管理层频繁变动、股权质押等困境,连续几个季度亏损,在风险综合评级中处于不利地位。

华汇人寿其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达2000%左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却因风险评级持续为C类而“上榜”。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但自2013年起,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便暂缓披露至今。华汇人寿在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中称,目前,华汇人寿可售产品仅有一款团体定期寿险但无法形成团体保障计划,公司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由于业务停滞,产品停售,华汇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逐年下降,2016年至2025年第二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8.9亿元、2.33亿元、1997万元、1216万元、981.5万元、596万元、424万元、203.32万元,42.67万元。从业务规模指标来看,华汇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续期签单保费,全年并无新单期交签单保费。由于几乎没有业务,该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5家C类险企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已达标。业内人士表示,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底线,也为险企整改争取了缓冲空间,但仅满足充足率指标并不足以摆脱风险警示,需同步解决治理和风险管控问题。

瑞华健康延迟披露报告

此外,今年二季度还新增了一家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延迟的险企——瑞华健康。7月30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技术原因”,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将延迟至8月中旬披露。据公开数据显示,瑞华健康险成立于2018年5月,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科技创新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据该公司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瑞华健康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2.79亿元,净利润为0.76亿元。截至一季度末,瑞华健康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3.7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51%,接近监管红线;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为BB级。

在偿付能力承压的同时,瑞华健康近日还曾因总经理辞职一事备受关注。7月15日,瑞华健康发布公告称,总经理田凯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田凯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并指定副总经理冯华暂时代为行使总经理职权。

此外,仍有部分保险公司长期未按监管要求,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例如,中融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四家保险公司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均停留在2021年,此后未再更新;合众人寿从2024年二季度后再未公开披露相关数据。

不达标险企承压启动整改

在风险综合评级连续亮红灯的压力下,华安财险、亚太财产等五家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已密集启动整改计划。从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各家公司针对核心症结推出差异化解决方案,涵盖公司治理重构、资本实力补充、风险管理升级等关键领域,力图扭转评级颓势。

如华安财产保险在报告中提到,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风险正在有序化解。

亚太财产保险表示,公司对波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回溯分析,明确成因并进行完善,在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改善各项指标表现。

前海财险也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提升盈利能力并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最低资本等。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姚文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