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海鲜水饺“出圈”记(二):全球年复合增长率超9%,市场规模奔向800亿元!海鲜水饺的“标准战”
曾经,海鲜水饺只是胶东半岛渔家的“私藏美味”。如今,它却以惊人的速度“破圈”:走出胶东的海滨乡村和城市,端上北京、上海的高档席面,风靡海南、江浙沪的千家万户,甚至登上了国际舞台。推动这道地域美食“攻城略地”的,是背后年复合增长率超9%的全球速冻水饺市场风口。
8月3日,北京一场关于“海鲜水饺标准化”的研讨会,试图为这个年增速亮眼、市场规模奔向800亿的“出圈”品类厘清规则。作为研讨会牵头人之一的毛崇发,这位53岁的“逆袭者”感触最深:他工厂里年销数千吨的海鲜水饺,正成为打破地域界限、征服八方食客的“鲜味名片”。
毛崇发
“出圈”的海鲜水饺
8月3日,北京,一场围绕“海鲜水饺行业标准化”的讨论会正在进行。行业专家会聚,议题不断抛出:“海鲜的种类繁多,选材标准如何制订”“水饺中海鲜量占比要达到多少”“饺子制作流程中的人工环节,标准化如何统一”……当饺子这一传统美食制作技艺遇上现代生产技术,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作为这次会议牵头人之一的毛崇发,听着大家的发言陷入沉思,他低头翻看着手里关于速冻水饺的资料:公开信息显示,全球速冻水饺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张态势,2024年全球速冻水饺市场规模将达到486.1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817.4亿元,2024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在9.05%。其中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约占59%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约占30%的市场份额。其中,海鲜饺子增速尤为明显,无论是高端餐饮场景,还是家庭端消费,海鲜饺子越来越高频地满足着食客的味蕾。
水饺是中国人餐桌上的明星,在众多的饺子品类中,海鲜饺子以其蛋白质高、低脂等优异营养价值成为高端馅料饺子的代表。但是不同于一般的菜肉馅水饺,海鲜水饺的制作却不便操作,杀鱼、制馅过程繁琐,所以它的工厂化加工也成为风口。
正是看好这一风口,毛崇发多年前便在上合预制菜产业园区开了一家海鲜水饺工厂,“产业园里有两家海鲜水饺工厂,我们的工厂年产4500吨水饺,可见海鲜水饺的需求非常有潜力。”
在中国水饺产业的版图上,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构成核心产区。其中,胶东半岛的海鲜水饺凭借着独特风味极具竞争力,而青岛更以卓越品质领跑全国。
数据显示,山东省水饺相关企业数量超2.7万家,占全国总量的18.9%,位居首位。在这庞大的产业格局中,毛崇发和同行们所运营的海鲜水饺工厂也成为一股“青岛力量”,正推动行业向细分化、高品质化方向加速发展。
海鲜水饺团体标准研讨会现场
迈过创业的“坎”
“真没想到自己会靠饺子挣钱。”毛崇发感慨地说,回想起自己走上这一行,也是充满戏剧性。
1997年,来自吉林靖宇县的煤矿子弟毛崇发,怀揣3000元积蓄和停薪留职证明,背着一蛇皮袋东北山货踏上了青岛的土地。初抵栈桥,面对向往已久的大海,水性极好的他顾不上换泳裤,穿着母亲做的本命年红裤衩便跃入海中,第一次尝到了海水的滋味。兴奋的他还买了一大串贝壳项链挂在脖子上,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永远生活在这里!”
然而现实很快泼来冷水:本想靠贩卖东北山货起步,却发现岛城市场的东北山货价格更低。积蓄迅速耗尽,暂居在当保安朋友的传达室也非长久之计,生存压力迫使毛崇发走进街边早餐店的后厨。
第一份工作是勤杂工,刷碗、擦地、生炉子、扫厕所,所有脏活累活一肩挑,才干到第二天,老板就满意道:“晚上跟我和面吧,学会了以后自己当老板。”为了学揉面,毛崇发每天干完活,睡上不足两小时,凌晨两点半就起身帮师傅和面。这成了他的“面点第一课”。虽苦虽累,但老板的话,悄然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
后来,毛崇发更进一步,离开早餐店入职海鲜酒店“养鱼工”。为熟悉不同海鲜习性,他手绘图案、请教同事、勤做笔记,逐渐辨清了河鳗与海鳗,辣螺、海螺、香螺的区别,摸透了鲅鱼、黄花鱼等海产的“脾气”。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制作海鲜水饺埋下了伏笔。
真正引领他专注海鲜水饺的,是鲁菜大师尹顺章。1999年,尹大师看中毛崇发“能吃苦、认死理”,将其招入后厨。“尹大师教导,鲅鱼馅须用木槌砸而非刀剁,砸出的肉糜带筋,弹牙爽口;调馅时葱姜水要分三次加入,每次搅至水分完全吸收……”毛崇发将每个细节都刻进了心里。此后,他又师从中国鲁菜高级烹饪大师高炳义、中国烹饪大师纪晓峰、中国面点大师陈秀英等名家,不仅学到了技艺,更从大师们身上领悟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创业之路积蓄了能量。
2013年,毛崇发租下两个车库,开始包制海鲜水饺创业。因用料新鲜、制作考究,生意迅速爆火,进而催生了他办厂的念头。然而,申办食品生产资质成了拦路虎。“被骗了两次,差点倾家荡产。”第一次找“代办”,对方卷款跑路;第二次轻信中间人,耗尽积蓄租厂房、购设备,最终却被告知“办不了”。那段日子,创业之路濒临绝境。
绝境中,转机悄然而至。“客户纷纷打电话说,‘你的饺子都上了我的菜单,你要不干我就麻烦了!’连供货商都鼓励我坚持下去,做正规工厂。”合作的餐馆老板伸出援手,供货朋友帮忙联系了胶州厂房,做食品检测的老客户主动协助整理申报材料。
2014年,毛崇发的水饺标准化车间在胶州投产。
水饺工厂样品区,面点师正在给订单客户调制样品。
八年的“标准战”
为打开销路,毛崇发开始带着他的海鲜水饺参加各种大赛。2016年,他凭海鲜水饺荣膺“中华金厨奖”,他的百饺宴被中国烹饪协会指定为“中国非遗美食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活动选用产品。
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的展示现场,热气腾腾的水饺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毛崇发团队热情介绍中国水饺文化与青岛海鲜水饺的奥妙,让这一东方美食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在2017年的维也纳美食文化展上,毛崇发不仅现场烹煮鲅鱼水饺,更亮出“青岛海鲜水饺18道工序”流程图,从选鱼标准、去骨技巧到醒面时间、煮制水温,皆有精确数据。当被问及饺子皮为何更薄时,他解释:“青岛人讲究‘鲜在馅里,香在皮上’,薄皮才能透出海鲜鲜味。”
但这次交流也带来刺痛。外国厨师展示的食材标准手册厚如字典,涵盖面粉蛋白质含量到海鲜重金属检测值等精确数据。“人家问有没有国际认证,我只能出示国内质检报告;问行业标准,我只能说‘我们自己的标准’。”毛崇发坦言。
回国后,受到启发的毛崇发开始全力投入“标准战”。他联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制定了远超国标的企业标准:鲅鱼馅脂肪含量≤8%,黄花鱼馅水分含量65%~70%,虾仁水分≤70%,甚至规定了煮制水温曲线。
2019年,水饺工厂升级为全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传统冷冻易开裂、口感下降的问题。产业园的共享检测中心和统一冷链物流,彻底解除了“保鲜”之忧。
“青岛的鲅鱼节成了地域名片后,我们的鲅鱼水饺成了销冠。”毛崇发说,厂里在售的30多种海鲜水饺中,黄花鱼水饺也突破1500吨,鲅鱼馅卖得最好,年销超3000吨;海胆水饺风靡江浙沪,今年销售额预计超2000万元;虾仁水饺则在北京销量稳居榜首。
水饺工厂的销售网络早已突破青岛:山东、北京、海南是主阵地,江浙沪增长迅猛,产品还进入盒马鲜生销售端。更让毛崇发自豪的是,众多星级酒店和高档餐饮选用他的水饺,“售价88元一盘。我们的手工水饺既能保证品质、降低成本,又帮他们节省了面点师开支。”
“水饺工厂的火红离不开我的‘合伙人’啊。”毛崇发感慨地说,工厂里200多位农村大姨是工厂的主力,“她们手稳心细,培训三个月,包的饺子比机器还标准。她们的手,能捏出‘妈妈’的味道。”
“有一位大姨还给工厂写了一首诗:速冻水饺多样化,海鲜馅儿营养好……水饺销往全中国,还有世界的天涯和海角……”夕阳西下,毛崇发看着冷链车满载刚下线的海鲜水饺驶出厂区,透着欣慰和信心,期待首个《海鲜饺子团体标准》的发布。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