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啤酒节的狂欢,何以成就一座老城的新生?

2025-08-09 06:22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7821) 扫描到手机

九州体育8月9日讯(记者 李京媛 通讯员 王玮 吕晶晶 王一婷)华灯初上,巨幅裸眼3D大屏前闪光灯此起彼伏,百年里院中酒杯碰撞声与笑声交织。游客们端着酒杯穿梭于八大主题区域,在“百年青啤”品鉴吧感受历史温度,在“百年光影”市集体验换装穿越,在“百年好合”广场参与盲品猜酒……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并首次设置青岛老城会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人气持续引爆。日均近34万人次的到访量,让“到老城哈啤酒”成为今夏最热的城市风景线。

“游客来青岛,总想看看这座城市真正的样子,甚至是‘当年的样子’。老城就是打开这份记忆的钥匙。” 青岛画院专职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宋文京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而游客不论是因为啤酒节走进老城,还是因为在老城游玩遇见啤酒节,都会发现,“青岛国际啤酒节”这一超级IP,成为观察老城复兴的一个鲜活注脚,在这里,历史文化底蕴与时尚文化潮流相互碰撞,汹涌的人潮和沸腾的活力,照见百年街区的蓬勃生命力。

节庆流量背后的更新筹谋

2025年啤酒节的火爆绝非偶然。青岛自2018年开始全面启动老城区申遗工作,从全球1200余处遗产中锚定“中西合璧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核心价值,如今已列入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早在2022年,作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头号工程”,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全面展开。

首届上街里啤酒节10天内吸引游客70万人次,周边商超营业额激增66%,餐饮企业业绩更是成倍增长。而带来这种更深层的改变,在于对区域发展的“更新效应”。

三年间,市南区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释放产业空间,导入新兴业态,如今,2025年啤酒节开幕时,游客所体验的沉浸式演出和欢闹市集只是这场夏日狂欢里的冰山一角。

不同业态的集合,形成特色主题街区。据介绍,市南区推动要素集聚和业态升级,培育了一批区域特色消费场景。曲阜路海誓山盟甜蜜主题街区为城市甜蜜经济打造引擎,银鱼巷片区持续升级网红餐饮、潮玩零售、时尚设计、文创艺术等时尚体验项目,有效提升“年轻力”业态集聚水平,劈柴院美食街区、太兴里微醺街区及太兴里北区潮玩街区等年轻力业态都将成为激活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新活力的关键引擎。

而修缮也从不是简单翻新:肥城路 15 号的木雕山花,工匠们对照老照片一点点复原;四方路里院的绿色门窗底漆,调了17次才匹配历史原色;就连红砖错缝砌筑,都严格遵循百年前的工艺……“修旧如旧”的不只是外观,更是记忆的锚点。

更新的温度,亦藏在民生细节里。截至目前,市南历史城区已完成20万平方米建筑修缮、56万平方米立面整治,901处传统风貌建筑得到系统建档保护。中山路主街等17条道路完成提升,5万米强弱电缆全面下地,老居民发现雨天不用蹚水了,抬头再不见“空中蜘蛛网”。还有水龙池子广场等公共空间建成开放,3处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这些正在修缮的老里院以啤酒节形式“剧透”了老城区的未来风格。

超越节庆的持久脉动

谈及老城区的新变化,堪称“行走的青岛文化名片”的知名网红鲁汉用“一切向好”四个字精辟概括:“现在的老城既保留了里院建筑的洋气底蕴,又焕发出年轻活力的新气象。”他特别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爱上逛老城,这种年轻力量的注入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生。

而“流量”过后,如何“留量”就成为市南老城永葆活力的真正考验。节庆的生命力,终究要扎根于市井烟火。啤酒节过后的老城又该如何维系活力?

市南区的答案是:用不间断的活动织造“无缝狂欢链”。9月接棒的里院喜剧节2024年已创下单日34万人次流量、全网6亿曝光量的佳绩,2025年双节联动形成“夏酒秋笑”闭环,将会构建起覆盖旅游旺季的消费生态。

日常运营中,各类演艺也成为市南区街头巷尾的点睛之笔,今年以来市南区陆续举办中国音乐金钟奖选拔赛、琵琶音乐会等20余场精品演出,培育音乐主题空间与文化院落各 5 处;开展40场“海湾音乐角”演出让街头艺术与百年建筑对话;在临海公园、社区文体广场等地放映60场露天电影,以音乐与光影为媒,让游客沉浸感受市南魅力。

同时推出“顺时令·承非遗”品牌,结合遗产日等节点开展30场主题活动,开发15个非遗研学产品,组建非遗线上传播队伍,在非遗体验中探索老城脉络。

2025年的盛夏,啤酒节的“麦香泡沫”将于喜剧节的“欢笑演绎”衔接呼应,从国际友人共举的酒杯到市井巷陌蔓延的欢歌,从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到城市基因的深度镌刻,这种文化与节庆IP的和谐共生,正是市南从“历史老城”到“新城地标”的蜕变缩影。

啤酒节背后的时尚老城

大数据及线下调研显示,当前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主流流量群体为18-35岁的中青年客群,市南区在招商工作中,将年轻群体喜好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持续创新和优化文旅新业态和新场景,注重引进培育网红餐饮、国潮文创、艺术体验、潮玩零售等年轻力商业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开发运营的特色商文旅项目就有近30个。像奥特曼特展,上合国家旅游文化体验馆、TeamChina、奇幻海世界、拜仁慕尼黑展等项目开放纳客,拉动街区消费人气持续升温。”市南区历史街区建设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杨博艺介绍说。

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活力”,藏在酒杯里,更融在城市的肌理中。

当啤酒盛会的狂欢碰撞上百年老城的时尚,眼前的街巷就被注入了焕然一新的蓬勃生机,时尚新锐的潮店与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和谐共生。整片街区在时代浪潮中焕然苏醒,日益展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从容的青春姿态。

曲阜路精心打造的“海誓山盟”甜蜜街区,正崛起为城市爱情婚恋的新地标;银鱼巷片区持续深耕,不断升级涵盖网红餐饮、潮玩零售、时尚设计、文创艺术等多元维度的前沿体验;劈柴院的美食烟火气、太兴里的微醺情调及其北区的潮玩活力……

如今,诸如此类洋溢着年轻气息的业态与独具魅力的特色街区在老城星罗棋布。它们不再仅仅是城市点缀,而是化身为激活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新活力的澎湃动能。

宋文京近日谈及老城啤酒节的火爆时,道出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观察:“老城啤酒节的热闹劲儿背后藏着老百姓和游客最朴素的诉求:想找回从前的记忆,在老城里慢慢逛,捧一杯啤酒,感受那份久违的舒适惬意。”

更让他欣喜的是老城日益凸显的亲民气质:“现在的老城越来越‘接地气’,不再是隔着玻璃的展品,而是能让人放松下来、融入进去的生活空间。在这里喝啤酒,喝的不只是酒,是岁月沉淀的味道,也是一座城市对每个人的包容与接纳。”

2025年啤酒节的盛夏终会落幕,但老唱片机修复店传出的旋律、咖啡啤酒吧清晨的香气、喜剧节即兴剧场爆发的笑声,将作为城市新的记忆坐标,见证一个老城区从“节庆高光”走向“日常繁华”的持久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