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产业赛道“赛”出名堂,系统发力竞逐未来
九州体育8月7日讯(记者 于千千)2025年初,胶州市召开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动员大会,发布了《胶州市关于落实青岛市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工作方案》,旨在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县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根据工作方案,胶州市围绕聚焦突破类、重点实施类、加快布局类三个产业维度,确定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2个重点产业赛道。其中,“聚焦突破类”产业主要是承接青岛市10+1产业体系;“重点实施类”和“加快布局类”产业主要突出胶州本地传统优势和面向未来布局。立足产业现状及资源禀赋,胶州市将紧紧围绕这三个维度,推动形成矩阵式产业发展梯队。
胶州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工业企业1.5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破千家,居山东省同级城市首位,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产业门类齐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31个工业行业大类,241个行业小类,依托青岛中集、阿法拉伐、青岛软控、海尔集团等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冷藏箱研发制造基地、亚洲领先的船用锅炉制造基地、轮胎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互联工厂海尔胶州互联工厂,在行业内形成了先进制造业“胶州样板”。
近年来,胶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上合五大新城能级提升”“一镇一业迭代创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方案,搭建了经贸综服平台、鲁港科创中心、国际资本港等高能级产业服务平台,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引领,发展壮大智慧家居、钢结构、绿色食品等一批特色产业,夯实了胶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已创建省级产业集群、强县6个(辣椒制品特色食品产业强县、粮油加工特色食品产业强县、调味品特色食品产业集群、香辛料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家电电子特色产业集群、电力钢结构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集群2个(智能家居、电力钢结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向“高端化”冲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坚持新老产业并重、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出台《关于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钢结构、食品加工、香辛料、帽饰、锻压机械、节能环保等六大地标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高端发展之路,以“专”求存、以“新”求胜。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持续走在全省、青岛前列。截至2024年底,已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化关键技术攻关,聚力突破“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中低速卫星通信全覆盖核心技术,通过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宏达锻压超重型电动螺旋压力机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全市目前共有66件产品获评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认定,占青岛市的23.66%。
向“智能化”冲刺,智改数转稳步实施
“点上攻坚”,聚焦企业主体开展典型培育。创新“3456”工作法,分3类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4个阶段(摸底分类、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提升)、5大场景(数字化水平测评、设备管理、仓储物流、工业视觉、能源管理)、6大行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家具、家电电子、电线电缆)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分层次匹配改造方案。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端到端灯塔工厂”,中集冷藏箱获评国家级5G工厂。
“线上突破”,立足产业链条强化竞争优势。聚焦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发挥海尔、中集等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创新搭建“产业大脑”,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钢结构“产业大脑”入选2024年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面上引领”,围绕产业集群搭建赋能平台。系统布局“工赋上合”工程,打造“1+N+X”平台体系,上线运行“工赋上合”综合赋能平台,支持软控、源氏木语等头部企业搭建“N”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建少海汇、海尔卡奥斯等“X”个园区平台。建设工赋上合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中心获评首批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向“绿色化”冲刺,转型步伐逐渐加快
完善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禀赋,发挥火力发电节能配套等设备产业优势,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培育了达能环保、德固特、凯能环保等一批具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生态环保产业领军企业,打造了北方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基地、上合双碳经济产业智创园等绿色低碳产业园区。2024年,获评青岛市级绿色工厂3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
高效淘汰落后产能。着眼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容量和空间,推动“散乱污”落后产能淘汰出清,累计退出104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深化亩均效益改革。作为山东第一批试点区市,全面探索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改革,连续5年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按照亩均贡献度,将工业企业评为A、B、C、D四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行精准施策、精准服务,鼓励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
向“集群化”冲刺,产业生态更加丰富
搭建产业集聚载体。按照“城、园、地、楼”模式,建设卡奥斯新城,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全链聚合,实现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建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大力引进中国机械总院等龙头项目,实现新兴产业建链、补链发展;建设北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上合静脉生态产业示范基地等基地,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加快万洋众创城、联东U谷等12个工业楼宇发展,助力“一镇(街道)一业”重点产业发展。
坚持突出优势集群打造、特色集群培育,打造耦合共生、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2024年,钢结构产业获评工信部“中国电力钢结构产业高地”,香辛料产业集群获批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作为青岛唯一代表区市联合济南、枣庄、潍坊成功申报山东省工业母机特色产业集群,作为青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获评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胶州市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聚焦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2个重点产业赛道,不断推动发展动力创新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胶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