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兑积分,以积分换服务!青岛出台方案,将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2025-08-05 21:2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7742) 扫描到手机

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青岛市民政局日前发布了《青岛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农村推广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通过以“服务”兑“积分”,以“积分”换“服务”的形式,搭建互助养老服务平台,构建起“城市助农村、低龄助高龄、健康助失能、服务换积分”的可持续养老服务机制,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养老服务。

根据方案,青岛将在全市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社区)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其他地区可结合实际实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服务对象为全体农村老年人,重点为农村兜底保障对象、高龄、空巢、独居、留守、失能、失智、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其他需要帮助的老年人。

服务清单基础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慰藉、安全保障、社会融入等互助服务。其中,生活照料包括日常购物协助,帮助老人采购生活用品、食材等;互助做饭、送餐,解决老人用餐难题;家居清洁互助,帮忙打扫房间、整理家务;出行陪伴,陪同就医、外出办事等。健康医疗包括,健康监测互助,提醒测量血压、血糖,按时服药等,并记录数据;发现老人突发疾病或身体不适时,及时帮助呼叫救援等。精神慰藉包括,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如书法、绘画、唱歌、 跳舞等,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定期开展聊天聚会,让老人交流分享生活,排解孤独。安全保障包括,互助检查水电燃气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协助做好“防非反诈”宣传。社会融入包括,组织传授各自擅长的技能,如手工制作、烹饪技巧等;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老人参与调解纠纷、基层治理等,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老年人需求及村(社区)实际,整合利用农村现有养老服务设施、闲置农房校舍等打造互助养老服务点,搭建互助养老服务平台,为休闲娱乐、精神慰藉、人文关怀、志愿服务等基本养老服务提供场所。依托“银龄行动”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供需网上办理。

鼓励党员、干部、社工、低龄健康老年人、社会爱心人士与农村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结对帮扶,培育互助养老服务队伍,提供互助养老服务。并将符合条件人员,列入技能培训计划。培育扶持以农村养老服务为主的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鼓励基层老年协会参与服务管理,开展代买代办、寻医问药、探访关爱等帮扶活动。

建立互助积分激励机制,区(市)民政局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互助养老服务积分激励机制,以“服务”兑“积分”,以“积分”换“服务”,保证互助服务可持续。推广“积分超市”“银龄饭桌”等互助养老模式,健全志愿服务储蓄、回馈、激励与评价机制。有条件的区(市)可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互助养老服务积分管理,实现需求发布、接单服务、积分记录等功能。

据了解,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将按照“试点-推广-深化”的路径分阶段实施,2025年年底前,每个涉农区(市)优先从“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镇(街道)中选取不少于2个村(社区),开展互助养老试点工作;2026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互助养老服务;2027 年,巩固互助养老服务成果,推进互助养老服务制度化。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