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这个夏天,我和市长一起开酒。”56岁外卖骑手成为啤酒节“代言人”背后的故事
2025年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的舞台上,在市长、外宾、企业家等组成的开酒嘉宾中,一个身着彩色啤酒衫的身影,在璀璨灯光和万众瞩目下,略显拘谨却无比自豪——56岁的外卖骑手周孟军,用他那双常年紧握摩托车把的手举起酒杯时,托起的不仅是一杯泛着泡沫的啤酒,更是中国服务业劳动者被时代看见的尊严。
他是退伍军人,更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骑先锋”。手腕上19个自购门禁卡是其效率密码,对城市脉络的烂熟于心,成就了他在恶劣天气下依然能精准送达的从容。他以配送突破10万单、“零差评、零失误、零安全事故”的行业纪录,在飞驰的车轮上践行着“订单派一路,好事做一路”的信念——扶危助困,拾金不昧,通过点滴善行传递城市温度,也让这些藏在配送轨迹里的微光,最终汇聚成舞台上的高光。
十二年如一日,他用双手焐热生活、用奔跑定义城市脉动,风雨无阻地为他人、为自己送达每一份期待:从一家三口挤在9平方米的出租屋,到如今在青岛买下两套住房,他的故事背后,也是无数平凡劳动者用脚步丈量城市、奔赴梦想生活的缩影……
在啤酒节上参加开酒仪式
这杯酒应该喝多少?
8月1日午后1点半,周孟军终于送完了最后一份午餐高峰订单,鲜亮的黄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他熟练地将摩托车停靠在一处树荫下,熄火,摘头盔,露出那张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庞。
习惯性地看一眼手机屏幕——无数次争分夺秒的赶单,让手机上满是摔落磕碰的损伤,屏幕裂纹如蛛网般蔓延,周孟军得用手小心地遮挡一下刺眼的光线才能看清显示内容。此时,天气显示最高气温32℃,“这哪止32℃?体感绝对超40℃了……”他嘟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并无抱怨。
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他下意识地扯了扯半截袖口。刚才在烈日下疾驰,裸露的胳膊此刻火辣辣地疼。鲜明的“分界线”赫然在目:袖口以上是常年不见阳光的自然肤色,袖口以下则接近古铜色,外侧甚至卷起了晒爆的白色死皮。
胳膊上晒成分界线
对于午餐,周孟军早已习惯了简单对付。一碗面条,是难得的“奢侈”,意味着可以找个小馆子坐下吹吹空调,慰藉一下肠胃;更多时候,是馒头或包子,在树荫下、台阶上,刚刚分作几口囫囵吞下,手机便又响起新的派单提示音。
“天越热,单越多。大家都不想出门,这就是我们的‘旺季’。”前一天,周孟军完成了60多单,收入可观。这实实在在的进账,最能冲淡身体的疲惫,带来纯粹的喜悦。手机里的数据日积月累,支撑起他每月万余元的收入,也支撑起一个家。
然而,最近让他心潮澎湃的,远不止这些日常的收获。就在不久前,他经历了一场人生的“高光时刻”——作为行业代表,受邀站上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的舞台,成为开启“第一桶啤酒”的嘉宾之一。
“(啤酒节开幕)之前两天,站长突然通知我,说公司推荐我去参加啤酒节开幕式,当开酒嘉宾。”周孟军回忆起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仍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当时真有点蒙,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好几分钟才反应过来——这得多大的荣誉啊!”
公司里党员身份的骑手并不多,让拥有“全国优秀骑手”等多项荣誉加身的周孟军“代言”啤酒节,自然是无可争议。这份认可,沉甸甸地落在了这位老骑手的肩头——
7月18日夜,金沙滩啤酒城星光璀璨,人声鼎沸。开幕式现场,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莫过于最具仪式感的“第一桶啤酒”开启。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与日本、韩国、泰国驻青岛总领馆的总领事,以及来自各界的优秀代表——企业家、社区书记、乡村振兴带头人,还有代表数百万服务行业劳动者的外卖骑手周孟军,受邀参加这一隆重的仪式。
璀璨的灯光映照天际,人们的热情如夏日阳光般炽烈,嘉宾席上的周孟军双手微微交握,努力平复着激动的情绪,等待着那个属于他的、被千万目光聚焦的时刻。
“下面,有请优秀外卖骑手代表——周孟军!”随着主持人清晰响亮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在礼仪小姐指引下,周孟军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灯光绚烂的舞台,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站位点——19号。
强烈的聚光灯让他有些睁不开眼,台下是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头的观众,掌声和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周孟军和众嘉宾一起,高高举起斟满金黄色啤酒的酒杯。握杯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是浅浅抿一口以示礼仪?还是豪爽地一饮而尽表达喜悦?周孟军有些不知所措,此前并没有人嘱咐自己,他下意识地用余光瞥向身旁的嘉宾。随即,将心一横,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咕咚”接连喝了三大口!
冰凉的啤酒滑入喉咙,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清冽与畅快,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紧张。那一刻,十几年风雨兼程的奔波,仿佛都融入了这杯醇香的啤酒中,化为无上的荣光。
开幕式结束回到家已是深夜,妻子、儿子、儿媳早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为家里的“大明星”庆祝。“肚子不饿,真不饿。”周孟军脸上洋溢着憨厚而满足的笑容,激动的心情仍未完全平复。
手机的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微信群“滴滴”响个不停。同事、老战友们的祝贺跟夸赞像雪花般飞来:“老周,牛啊!”“军哥,太给咱们骑手长脸了!”周孟军点开骑手群,郑重地回复道:“谢谢大家!真是太荣幸、太感动了!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对我们所有外卖骑手兄弟辛勤付出的认可,是给咱整个行业的鼓励!”
老大哥腿脚赛小伙儿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片区,一百多名美团外卖骑手中,56岁的周孟军是不折不扣的“老大哥”。与他并肩奔跑的,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公司后台记录着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自2016年正式成为专送骑手以来,周孟军累计完成的配送订单量已突破10万单!更保持着“零差评、零失误、零安全事故”的行业纪录。
“送外卖,速度是关键,差一分钟也不行啊。”十年磨一剑,周孟军早已总结出一套独家的“加速度”秘诀。比如,同时接到几个订单,他能在瞬间判断出哪个商家出餐更快,优先取餐;送餐到高层,他会在到达目标楼层后,提前按下电梯下行键,这样送完餐折返时,电梯往往正好抵达,省去漫长的等待时间。在高峰期,花十几分钟等一趟电梯都是常事儿,有一次为赶时间,年过五旬的他一口气从26楼跑下,只用了不到5分钟,下到一楼时腿都发软,但订单一个也没耽误。
然而,这样迅捷的反应,并非与生俱来。时光倒流回2013年,初入外卖行业的周孟军,也曾经历过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至暗时刻”。对陌生门牌号的迷茫,对复杂地理环境的不熟悉,常常让他送错地址、配送超时,巨大的压力让他寝食难安。
周孟军清晰地记得,自己在一次下雪天送外卖的场景,“整个街道白茫茫一片,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准时将热腾腾的餐食交到顾客手中,却在下楼时彻底迷失了方向。在那个手机导航尚不普及的年月,他在陌生的居民区里兜兜转转近一个小时,又冷又急,最后不得不打电话向同事求助才被“解救”出来。
更让他心有余悸的是第一次接到送蛋糕的订单。“一个直径20厘米的蛋糕,我的外卖箱根本放不下!放摩托车上吧,路一颠簸就可能毁了。”他回忆道,语气里仍带着当时的焦虑,“送一单才挣几块钱,要是蛋糕摔坏了,赔偿的钱可能让一两天都白干了。”那一次,他只能把蛋糕小心翼翼地放在身前,遇到颠簸路段就下车推着摩托车慢慢走,比平时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送达。
不服输的周孟军开始像个侦察兵一样,用心记录下自己走过的每一个角落:哪个社区有捷径小道可以省下几分钟,哪栋楼的电梯高峰期特别慢需要步行爬楼,哪个小区夜间小门会上锁需要绕行……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被他一点一滴地收集、整理,最终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外卖地图”。
细心观察,会发现他的左手手腕上常年系着一串蓝色的小牌子,足足有19个。“这都是我常送餐的小区门禁卡。”他抬起手腕晃了晃,“8块钱一个,我自己买的。到哪个小区,手腕往感应器上一贴,‘嘀’一声就开了,省下了等待开门的时间。”这串哗哗作响的卡片,是协助他服务好大众的效率工具,也是他与这座城市无数扇门之间建立的无声默契。
如今,同时接下12笔订单,对周孟军来说已是常态,依然能游刃有余地规划好路线、掌控住时间。
手腕上的门禁卡
“去年夏天那场特大暴雨,我最多一次接了16单!”越是恶劣天气,外卖订单越是如潮水般涌来,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周孟军记得有一年冬天送餐,路面结冰湿滑,摩托车一个侧滑,他整个人被重重地甩了出去,砸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厚实的棉衣手肘处瞬间磨破,胳膊擦伤的地方火辣辣地疼,鲜血很快渗了出来。当时他顾不上身上的伤痛,挣扎着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踉跄着冲向倒地的摩托车,焦急地打开外卖箱,查看外卖是否完好。“饭要是撒了,就得照价赔偿。挣的都是辛苦钱,赔一单得心疼好几天。”他坦言。
幸运的是,仅有的几次意外中,当他忐忑地打电话告知顾客自己摔倒、餐食受损时,得到的往往是温暖的回应:“师傅,人没事就好!不用赔了,您也不容易。”这些来自陌生人的点滴善意,都让他倍感温暖。
啤酒节期间,点啤酒外卖的订单激增。周孟军送过最重的一单,是6箱瓶装啤酒,目的地位于一个老小区的7楼——没有电梯。他一手拎起一箱,每箱约20斤,一次只能送两箱。就这样,他咬着牙,在闷热的楼道里往返了三趟。
“可能是在部队锻炼打下的底子比较好。”周孟军带着一丝自豪说,“很多年轻小伙儿都很愁爬楼,我这老胳膊老腿,爬楼还能比他们快点儿。”在他看来,外卖和快递这份职业,或许不是最光鲜的,但在当下,却提供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肯下力气,肯用心,总能挣到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暂时还不用担心失业。”
这份踏实感,是支撑他奔波十二年如一日的重要力量。
订单派一路,好事做一路
在日复一日的穿行中,周孟军不仅熟悉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脉络,更深切地感受到它脉动的“温度”和流淌的善意。
有顾客看到自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送餐上门,会默默递上一瓶冰凉的矿泉水或饮料;社区举办包粽子、猜灯谜等节日活动,大家会热情地邀请他这个“熟面孔”一起参与;遍布城市角落的“爱心驿站”,为他们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歇脚、喝水、加热饭菜的便利……“这些小小的温暖,都让我觉得这座城市很美好。”周孟军动情地说。
当送餐途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时,他也从未吝啬伸出援手。
已记不清在风雨中扶起过多少位摔倒的老人;记不清多少次将路边被大风吹倒、压住车主的电瓶车奋力抬起;也记不清在深夜街头遇见不省人事的醉酒者时,及时报警守护其安全,直至警察到来……
“订单派一路,好事做一路”——这是同事们对周孟军最朴实也最贴切的评价。他的善行义举,早已融入日常的送餐轨迹中。
今年年初的一个寒冷冬日,周孟军在一家餐馆取餐时,在等候区的椅子上发现了一个鼓鼓囊囊的男式钱包。打开一看,里面不仅有厚厚一沓现金,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重要证件。此时,手上还有一份未送达的订单。但没有犹豫,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等待收餐的顾客电话,坦诚地说明情况并请求谅解:“实在不好意思,我在取餐点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很重要的证件和不少现金,失主肯定急坏了。我得在这里等失主,您的餐可能要晚到一会儿,非常抱歉!”
在顾客表示理解和支持后,周孟军得以安心等待失主,直到一位面色焦急、满头大汗的男子匆匆寻来。核对无误后,钱包完璧归赵,失主激动地要酬谢,被他婉拒:“应该的,谁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急啊,赶紧收好!”
这样的故事,在周孟军的送餐生涯中还有很多。有一次在小区送餐,他远远看见一位坐轮椅的老人被单元门入口处的斜坡卡住,轮椅进退两难,周孟军立即停好车跑过去,将老人和轮椅推上斜坡。看着老人舒展开的眉头,他又一路护送老人回到家中。
每一次取餐,周孟军几乎都是小跑着进出商家,动作迅捷如风。日复一日,他的运动步数常年保持在惊人的每天三万到五万步。然而,当需要帮助的人出现在眼前,他的脚步却总能坚定地停下。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与善意,源于他另一个重要的身份——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周孟军是公司党支部的“骑先锋”,是流动的党员示范岗,先后荣获“全省网约配送行业优秀骑手”“青岛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员先锋骑手”以及薛家岛街道“骑先锋红帆骑士”等光荣称号。这些称号,都是对他爱岗敬业、传递正能量的最高褒奖。
五年后的退休生活
深夜收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吃上一口妻子留在锅里的热乎饭菜,是周孟军一天中最放松、最满足的时刻。
望着窗外熟悉的万家灯火,他偶尔会想起30多年前光荣退伍,举家从平度落户黄岛(今青岛西海岸新区)打拼时的艰难岁月,“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只有八九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有一年夏天暴雨发洪水,雨水倒灌进屋,把床都淹了……”
十几年风雨兼程,车轮滚滚向前,生活也在这不懈的奔跑中悄然改变。如今,周孟军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同一个小区里买下了两套房子。一套他和老伴住,一套给了儿子一家。虽然每个月还要偿还房贷,但“一家人总算在青岛扎下了根,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安稳的窝”。这份安稳,是他用无数汗水以及难以计数的里程换来的。
儿子现在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工作稳定但收入不算高,下班后还要去餐馆打份零工补贴家用;儿媳才出了月子,还暂时在家休养;而刚满月的小孙子,正是让眼见着往六十上奔的周孟军无法停下脚步的最甜蜜的“负担”。
周孟军的心里装着两本账。一本是精打细算的外卖收入,每天跑了多少单、收益多少;另一本,则是小孙子日益增长的开销账,“奶粉一个月花费一千多块,尿不湿、各种婴儿用品、衣服、玩具……哪一样都不便宜。”
周孟军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清晰的“退休”时间表:五年。“五年后,我就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了。虽然送外卖没有硬性的退休年龄,但咱就按这个标准来。”
这个决定背后,有着现实的考量。其实早在三年前,周孟军的膝盖就时常在阴雨天或过度劳累后隐隐作痛,有时甚至会肿起来,疼得整夜辗转难眠。“不服老不行啊,身体很诚实,它会不停地给你发警告。”摩托车后视镜里映出的鬓角白发,也在无声地提醒他时光的流逝。
对于五年后的退休生活,周孟军有着温馨而具体的期盼:“五年后,正好是我小孙子要上小学的年纪。”想到这儿,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了笑容,“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菜肴,聊聊天……那时候,我也可以安心喝上一瓶啤酒了。”
别看周孟军在啤酒节开幕式上那豪爽一饮,其实因为早出晚归地驾驶摩托车送外卖,他已经整整十年几乎滴酒不沾。他常常在奔波得疲惫不堪时,看到别人下班后用塑料袋拎点散装扎啤回家的惬意,羡慕不已。
“趁现在身体还能扛得住,多跑一单是一单,争取让儿子儿媳压力小点儿,一家人日子过得再宽裕些。”夜色渐深,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周孟军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摩托车,确认灯光、刹车一切正常。他戴上那顶陪伴自己经历无数风雨的头盔,扣好卡扣,动作利落而沉稳。
随着引擎的一声低吼,那黄色的身影再次融入流光溢彩的车流,消失在林立的高楼之间。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 第二届钱桌街烟花音乐啤酒节启幕,持续至8月9日
- 外国人在啤酒节|“啤酒节已经火到俄罗斯了!”记者随机采访外国游客,听他们与啤酒节的故事
- 青岛故事|啤酒节开幕式上的骑手嘉宾:十三年送餐十万多单零差评
- 体验啤酒节|女记者体验酒王争霸赛!意外获得周赛季军,杀进决赛!
- 青岛最有“钱”的街区,一场烟花音乐啤酒节正在举办
- 半岛V视|啤酒文化+旅游推广!G1835次“啤酒节”专线列车开行,乘客点赞青岛
- 第二届钱桌街烟花音乐啤酒节启幕,点燃夏夜狂欢盛宴
- 揭秘啤酒节|酷炫“闪电侠”全是科学!3米外观看很安全
-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金沙滩啤酒城啦啦操比赛即将开启
- 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线调研督导新区综合执法啤酒节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