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中压线录取到迈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这位青岛女孩的成长,半岛来见证

2025-08-01 10:03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11934) 扫描到手机

三年前的7月10日,正值青岛中考成绩查询。半岛全媒体记者曾记录下温馨一幕,当时的考生孙一卿超过青岛二中普通班分数线1分,压线进入理想学校。成绩出现的那一刻,一家人激动地抱在一起。这平凡的瞬间,不仅被无数网友见证,也成为了孙一卿不断前行的动力。

今年7月29日,记者联系孙一卿的父亲孙翔得知,孙一卿如愿拿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中考喜报到高考捷报

时间拉回到2022年7月10日,青岛中考成绩查询当天,半岛全媒体记者记录了众多学子的喜悦瞬间,考生孙一卿就是其中之一。当天,孙一卿的指尖在查分页面上顿了顿,终于点下查询键,当手机屏幕上“336.50”的数字跳出来时,她的眼睛瞬间红了。这个分数,刚好超过青岛二中普通班分数线1分。一旁的父母先是愣住,下一秒,三个人就紧紧抱在了一起。等待成绩过程中的那些忐忑与焦虑,孙先生至今历历在目。这平凡、温馨的一幕也被众多网友见证。他们纷纷表示,“看到了一个中考家庭的付出与期望”“这是最真实的记录”。而这份报道也被孙先生一家留存至今,他感慨,这次报道在后续三年里化作无形的动力,激励着孩子成长。这份被全网见证的温馨时刻,在今年的7月29日迎来了跨越三载的捷报。孙先生向记者报喜,孙一卿高考成绩630分,已经拿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22年半岛都市报刊登的关于孙一卿中考查分时的报道

孙一卿展示录取通知书

家校全力托举,实现多元发展

三年间,孙一卿的学习状态始终有一股韧劲。课堂上,她专注于知识点的梳理,遇有薄弱的数学学科,便主动担任课代表,以“责任”倒逼自己一点点补长“短板”。高三的压力下,她的节奏反而更显沉稳,每天放学,她不急于伏案,而是跳一小时健身操,之后再投入晚间学习。

而孙一卿的全面发展,从踏进二中校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在被精心培育了。班主任徐老师是孙一卿全家口中“最暖心的老师”,她不仅盯着学生的成绩,更在意他们的状态,能够精准触达孩子们的成长需求。“老师比我们家长还上心。”孙先生感慨,班里不仅学习氛围浓厚,更让孩子们在高考压力下始终有可依的温暖,因此不少孩子都以高分考入了理想学府。无论是老师与孩子的每一次谈心、暖心的家长会,还是运动会上的呐喊助威、社团活动中的专注投入,在青岛二中的沃土中,这些看似寻常的片段都被赋予了育人的温度与深度。在孙先生看来,在二中,老师不只是答疑解惑,更会倾听孩子们的心事,让家长看见“分数之外的成长”。

孙一卿(左一)与老师合影

报志愿先定专业再定学校

孙一卿如今已经成功拿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的是中医针灸方向。她对中医的热爱,源于家庭的浸润。姥姥家曾经营药房,姥爷常捧读《黄帝内经》等书,耳濡目染中,她从小就对药材性味、经络穴位抱有好奇。孙先生告诉记者,女儿首先确定好的是专业,之后才是学校,“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医养生需求肯定越来越大。”孙先生表示,在女儿看来,中医不只是职业,更是“能触摸民族根脉”的事业。

而孙一卿的专业选择,恰是新高考下青年选择的缩影,不盲从热门,更注重内心热爱与时代趋势,而高考生家庭也逐渐趋向理性选择。记者梳理官方公开数据发现,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综合考量了专业的实用性以及对长期培养成本的考量。综合来看,选择更具综合性且交叉学科深度融合的专业、规避过热领域,都成为如今考生专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他们的选择不仅是简单的理性决策,更是将个人成长嵌入国家发展中,既规避了单一学科在技术迭代中被淘汰的风险,又通过交叉融合成为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