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足球百年史话㊳|到李村大集批发球鞋!澳柯玛女足往事,花期虽短意义非凡

2025-07-28 15:38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2392) 扫描到手机

百年足球,青岛荣耀!在青岛足球的灿烂星河中,澳柯玛女足是一朵绕不开的铿锵玫瑰,虽然她存续时间很短,但却为青岛女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

澳柯玛女足的前身,是崂山四中(现为青岛九州中国有限公司职业学校)女子足球队。今年65岁,仍在学校发挥余热担任足球教练的王勇,是这支球队的创建者和主教练。现任李沧区少体校足球教练的黄岩,则是这支球队的一员。上世纪80年代,王勇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崂山四中,成为体育老师和女足教练,并率队两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1990年,为了扩大生源,提高水平,王勇到13个乡镇学校去选人。这是个艰苦的过程。王勇回忆,当时因为观念以及害怕孩子受伤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练女足,于是自己坐着公交车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并且打着包票说:“踢断腿了,算我的!”

早期崂山四中女足

家住当时崂山县李村镇南庄村,在李村小学读六年级的黄岩,幸运入选。受父亲影响,黄岩从小喜欢田径。黄岩回忆,当时主要是跟着父亲跑步打下了不错的身体基础,从南庄跑到河西再跑回南庄,自己的速度和耐力都练得不错。后来,农业户口出身的黄岩,幸运升到崂山四中,成为女足队员。15名队友分别来自李村、上马、流亭、棘洪滩、北宅等地。为了方便离家远的孩子住宿,学校还专门腾出了两个房间。当时训练条件很苦,沙土场地上,还有石块,经常擦伤。另外,球鞋等训练装备也很紧缺。黄岩回忆,当时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为了省钱,大家都到李村大集批发那种橡胶球鞋。

参加各类比赛

1992年夏天的一天,球队训练时,学校来了一位又高又帅的助理教练,他就是崂山一中(现青岛58中)体育老师,现任青岛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青岛市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的田卫国。此后,田卫国和领队王秉钊一起,一边协助带队,一边坐公交车外出拉赞助。1993年冬训时,球队获得了一个重要赞助——崂山啤酒。1992年,崂山四中队首次夺得市长杯冠军,此后,她们连续卫冕,并在1995年代表青岛队获得了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1997年1月,以这支球队为基础组建的青岛澳柯玛女足正式成立,大本营设在虎山基地。这是全省首支半职业女足球队。1994年12月,司职前卫的黄岩和5名队友入选了山东女足。1997年在昆明海埂冬训时,澳柯玛和山东女足切磋过,水平不相上下。后来,王勇率队获得全国青年联赛季军。1999年,田卫国成为青岛澳柯玛女足主教练,球队补充了江帅、衣妮妮等年轻球员。他率队获得全国青年锦标赛亚军。

1992年参赛

后来,由于女足联赛体系不完善,多名主力离队,以及资金紧张等原因,澳柯玛女足未能继续发展壮大,并在2005年后,逐渐告别了绿茵舞台。尽管如此,在青岛足球的百年风雨历程中,澳柯玛女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她为青岛女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澳柯玛女足成立

王勇谈到澳柯玛女足时依然十分感慨:“那个时候想想,这支队伍挺可惜的,但我们为青岛女足的发展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希望以后的青岛女足事业能发展得更好。”

外出比赛

就在7月26日,2025年“全民健身日”青岛城市女子足球联赛开幕式在青岛滨海活力运动中心瑞滨路场地举行,这是青岛市首个城市业余女子足球竞赛平台成功建立,是完善竞赛体系、夯实女足根基、服务国家足球改革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务实行动。黄岩作为原澳柯玛女足的代表还参加了开赛仪式,她对现在女足队员的赛事体系越来越完善感到羡慕的同时,也预祝青岛女足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征程,为中国女足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早期青岛女足

证书

记者与王勇合影

记者与黄岩合影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志波 潘立超 褚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