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胸痛中心MDT团队屡创生命奇迹,多学科协作树立岛城救治标杆
九州体育7月1日讯(记者 张家瑞)2025 年上半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胸痛中心多学科团队(MDT)以高效协作模式,成功抢救多名急危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多学科联动,通过 "ECMO+IABP" 双循环生命支持技术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让多名伴心源性休克、反复室颤的濒死患者重获新生,为岛城危急重症救治领域树立全新标杆。
生命逆袭实录:多学科护航下的 "心" 生奇迹
患者一:40岁女性患者的 "心跳重启"
外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 40 岁女性,就诊时已出现反复室速、室颤并意识丧失,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转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时,床旁超声显示心脏射血分数<10%(正常>50%),持续恶性心律失常。急诊科紧急除颤、升压的同时,心内科张炎主治医师与重症医学科会诊后,决定启动 "ECMO + 急诊介入" 抢救方案。重症医学科 ECMO 团队迅速建立体外循环,心内科由倍安教授指导张森、魏玉浩医师团队,在 ECMO 支持下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前降支,抽出大量血栓并置入支架。术后追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患者心脏射血分数逐步恢复至 40% 以上,意识与生活功能基本康复。(图 1:ECMO 支持下介入开通血管后室颤终止;图 2:前降支闭塞开通及术中血栓影像)
图1:ECMO支持下,室颤状态中介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开通后室颤终止。
图2: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图A),顺利介入开通(图B),术中抽出的大量血栓(图C)
患者二:74岁老人20次室颤后的生命逆转
74 岁老人在急诊科连续发生 20 次室颤,意识丧失,生命垂危。心内科孙慧副主任医师与急诊团队立即启动抢救,气管插管后转运至介入室时,患者仍室颤频发,常规除颤与药物治疗无效。重症医学科赵伟医师团队紧急置入 ECMO,心内科张森、徐兴晟医师同步开通前降支血管。术后经 3 天 IABP 支持及心内科姚桂华主任团队的精细治疗,患者完全恢复至病前状态。
患者三:76岁心源性休克患者的 "双血管保卫战"
76 岁患者因大面积心梗伴心源性休克入院,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中远端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鉴于患者无法耐受搭桥手术,重症医学科紧急置入 ECMO,心内科王浩、刘少帅医师团队同步开通双支血管,术后联合 IABP 支持,患者心脏功能重建并顺利出院。
从接诊时的迅速判断,到成功的介入干预治疗;从先进器械提供的高级生命支持,到围术期的精细管理;从心梗后心衰的优化药物治疗,到康复期的持续关怀,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筑牢生命防线。未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胸痛中心MDT团队将继续秉承“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精神,用专业技术优势为岛城及半岛地区急危重症心梗患者提供坚实的生命保障。
- 岛城警事丨从军营到警营 老物件里藏着他们的“双重荣光”
- 出门带伞!8月1日到3日青岛仍将有分散性降雨
-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MDT模式,为94岁患者缔造“罕见结肠后壁穿孔”救治奇迹
- 岛城警事丨永不褪色的守护——警营老兵万道怀的17年刑侦之路
- 齐齐探医丨把两次信任“绣”进锦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产科团队收获 “二胎专属手工礼”。
- 青岛故事|你可能不认识我们,但你一定见过我们画的画!青岛有一对“网红墙夫妻”
- 阵风9级、局部暴雨!31日起台风“竹节草”开始影响岛城
- 岛城警事丨5万元婚戒“迷路”30 小时,市北民警暖心寻回守护幸福印记
- 篮球“星火”燃点青岛,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青岛站圆满落幕
- 青岛故事|“暗号A套餐”让你吃饱饭,青岛这家餐厅传递公益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