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独家|全国领先!青岛前海游艇实现“空中点名”全覆盖
“自从用上了无人机智能点验系统,工作效率大幅提高!”5月12日,在青岛海事局前海海事处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赵蕴颖兴奋地说。当天,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去年9月份以来,该执法大队试点应用无人机+AI技术,在全国海事系统率先打造游艇智能点验系统。截至今年3月份,已实现对辖区两个游艇停泊点码头155艘游艇常态化“空中点名”。经过持续优化,目前该系统点验准确率已达100%,下一步有望在青岛海事局辖区全面推广。
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楼顶,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孙伟栋介绍无人机智能点验系统运行情况。
前海游艇“点名”用上高科技
“以前,完成游艇点验每天得走3万步以上。现在,一天下来走不了1万步。”00后赵蕴颖是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的一名“小萌新”,来到这里工作了大半年,她已经深刻感受到高科技给日常监管工作带来的便利。
银海大世界和奥帆中心停泊的155艘游艇实现“空中点验”。
2024年10月,赵蕴颖加入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上班的头一天,大队领导交给她一项任务——负责对辖区两个游艇停泊点的上百艘游艇进行日常点验。赵蕴颖坦言,起初,她觉得“数游艇”并没有啥难度,可等到真正接手才发现,这活干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据了解,银海大世界和奥帆中心共有约800个泊位,在这两处港池停泊的船只中,在海事部门登记备案的游艇共有155艘。因青岛港附近水域的通航环境复杂,海事部门不建议游艇夜航。遇到恶劣天气时,海事部门会及时发布禁限航通知。“海上安全无小事,为防止游艇夜间违规出海,我们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都会进行例行点验。同时,在上午和下午的特定时段,还要对它们的状态进行摸排。”
赵蕴颖介绍,在智能点验系统全面上线之前,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进行人工点验。
那段时间,赵蕴颖每天一大早赶到办公室,第一时间开启电脑,同步点开手机上的游艇泊位图,接着放大电脑上的视频监控画面,对银海大世界码头的游艇进行一一对比。随后,她赶到奥帆中心,对靠泊在港池的游艇进行实地清点。“完成这两个码头的点验工作,一般需要1个多小时。在工作日,这样的流程每天至少要重复4次。”她说。
就在赵蕴颖入职的前一个月,该大队试运行无人机+AI智能点验系统。经过不断改进,该系统逐步替代了人工点验,实现对银海大世界码头游艇的自动点验。今年3月,经过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智能点验系统覆盖至奥帆中心。至此,该大队辖区155艘游艇的日常动态“尽收眼底”。
无人机正在起飞执行点验任务。
“现在,只要不出现恶劣天气,我基本上不用再像往常一样趴在电脑前数游艇了,也不需要出门到现场点验。只要让无人机飞一圈,点验报告就能自动生成,整个过程也就十多分钟。”她说,省出来的时间,可以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24艘游艇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5月12日,记者在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房顶看到,这里建起了一座无人机机巢。随着执法人员发出指令,机巢缓缓打开,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向银海大世界方向飞去。
实现智能点验之后,海事部门对游艇的安全监管更加高效。
数分钟后,无人机飞抵码头上空并进入悬停状态,紧接着无人机镜头朝下,开始对泊位采集图像和比对数据。短短几分钟,无人机就完成了“空中点名”作业。随后,无人机返回机巢进行快速充电,并再次起飞执行下一个航次的空中点验任务。随着“点名”工作结束,一份智能点验报告也同步出炉。记者看到,离港游艇的舷号等信息被清晰地记录在表格中。
在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一块白板的正反两面详细标注着两个码头的泊位图,上面还注明了上百艘游艇的具体信息。大队负责人蔡延军介绍,该队一共有8名工作人员,由于人手紧张、海事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在智能点验系统上线之前,大家一直在尝试创新监管方式。此前,大队安排两名执法人员手持无人机在两处码头进行拍摄,随后通过对照泊位图,以人工方式进行识别点验。在这种模式下,虽然避免了徒步检查的麻烦,但查看视频同样耗时耗力。“我们当时就想,要是让无人机在空中巡查期间对游艇状态进行自动分析研判就好了。”他说。
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负责人蔡延军介绍以往的监管模式。
2024年9月,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率先应用无人机+AI智能点验系统。蔡延军介绍,根据游艇安全监管面临的难点,技术团队立即进行了攻关。记者了解到,在这两个码头,除了停放着游艇,还有大量的帆船、摩托艇、橡皮筏等船只靠泊和进出,如何让无人机在百米高空精准识别,并对游艇状态作出准确研判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据了解,技术团队通过上百次巡航采集视频信息,收集不同时段、不同气象海况条件及能见度状况下的航道、泊位及船舶动态等现场监管数据,最终总结归纳出游艇动态智能管控监管规律,构建了航道泊位船舶动态监测大数据模型,并逐步建立起适用复杂情况的游艇动态智能点验系统。蔡延军介绍,经过不断改进,目前智能点验正确率已达100%。
无人机在空中对游艇进行点验。
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该系统的功能还在升级。前不久,为迎接海上游旺季的到来,该大队对辖区游艇进行了全面摸排,共有24艘游艇因证书失效、安检未复查等被限航,同时也被智能点验系统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一旦它们擅自离港,系统会自动在报告中进行提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蔡延军说。
累计发现并查处11起案件
5月12日,记者在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监管系统上看到,执法人员已经提前安排好未来几天的飞行任务。他们告诉记者,只要提前设定时间和航线,无人机就会自动起飞执行点验任务。
无人机完成点验后,自动出具报告。
副大队长孙伟栋告诉记者,目前,无人机每天自动点验7次,基本上涵盖了全天各个时段,巡查频次比以往大幅度增加。同时,为了防止游艇在夜间偷偷出海,无人机在夜间多个时段也会起飞巡查,并通过红外系统进行取证。
孙伟栋说,目前,该大队辖区监管的船舶共有220多艘。近年来,随着游艇产业快速发展,海上安全监管压力也逐渐增加。“目前,我们辖区客船等船舶运行比较规范,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监管体系。相比之下,由于游艇驾驶员安全意识弱,活动时间区域不规律,如果冒险开航,或者操作不当就会引发重大事故,因此将其列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他告诉记者,通过智能点验,一旦发现违规出海或未按时归航,执法人员将及时联系并通报各方,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画面显示,无人机正在飞往银海大世界码头执行智能点验任务。
据介绍,智能点验系统运行以来,曾在一次夜间巡航中成功发现并制止了一起游艇违规夜航行为。在无人机全面运行的首月,累计发现海上安全风险隐患50余起,对隐患的发现及处置数量较传统监管手段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86%。蔡延军透露,截至目前,在该系统的助力下,执法人员累计发现并查处11起游艇违法案件。
截至目前,青岛海事部门负责登记管理的游艇达千余艘。在传统监管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点验系统为青岛海事部门提供了有力抓手。目前,青岛海事局共有无人机18架,其中机场式无人机12架,移动式无人机6架,分布于前海、胶州湾、即墨、胶南等海上监控区域,对前海滨海旅游船舶、胶州湾锚地锚泊船舶形成有效覆盖和监控。
奥帆中心码头,海事执法人员向游艇从业者宣传海上交通安全常识。
据介绍,青岛海事无人机可每日设置飞行航线22个,每日手动飞行12航次,自动飞行21航次,巡查效率同比提升300%。无人机还能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巡航,并通过挂载红外、热成像等设备提高夜间和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全天候巡航能力,极大减少人力需求。“我们正在探索将游艇动态智能点验系统推广至辖区其他游艇停泊水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游艇安全监管智能化。”青岛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朱佳鑫 通讯员 万耿军)
- 半岛聚焦丨瞧,这一幅青岛好“丰”景!愿你“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 上海游客一封信手动点赞青岛 旅游丢失价值5000元相机 青岛民警耗时近3小时紧急寻回
- 青岛税务:“税务蓝”+“生态绿”,共建绿色税收
- 半岛V视|从田间到车间,茶叶走上“智造”与“低碳”的双轨道
- 今天,青岛晴间多云!市区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1℃
- 青岛故事|喷火视频走红网络!18岁少年不向命运低头,练就川剧“双绝”,曾来青岛参加里院喜剧节
- 半岛叨叨|高考期间青岛是个啥天气?如何应对高影响天气?一起来看→
- 半岛涂图|身上突然长的小红点,是什么?会癌变吗?
- 5月青岛新房成交7962套,环比上涨71.4%
- 双项一等奖,来自青岛这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