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通车后首个周末 青岛两东西向要道"卡壳"

2011-07-03 04:22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胶宁高架路

白天双向交通保持高压状态

    2日上午9时许,胶宁高架路的东西双向迎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而以往在周末的这一时段并不会出现上千米长的车龙,高架路的上清路段在这一时段成了堵与不堵的“分水岭”。记者在胶宁高架路上发现 ,西向东方向的车辆,车流量较大,从市立医院附近开始 ,交通压力就比较大,在过了上清路段后,向东行驶就较为通畅;在东向西方向,这一时段从广电大厦附近桥上开始 ,向西车流量极大,车辆行驶较为缓慢,内侧车道反不如外侧辅道速度快,在镇宁立交桥与海信立交桥之间路段 ,交通压力巨大。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下午,并且加剧。记者了解到,高架路的双向交通压力都非常大,西向东方向的压力要高于东向西方向。西向东方向,无论是内侧快车道还是外侧辅道,大多数路段都出现了走走停停的情况,车速提不起来,市立医院、海信立交桥与镇宁立交桥附近,交通压力格外大。

前海一线

不到两公里耗时20分钟

    巨大的交通压力同样存在于前海一线。中午11时30分许,记者驾车从团岛二路隧道出口出发,沿贵州路向前海一线行驶。在栈桥以西的路段,车辆通行都很正常,但从栈桥位置开始,向东的车辆开始走走停停,甚至有些寸步难行。在栈桥附近,大量行人穿过马路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在太平路与浙江路、安徽路等多个路口,不时有旅游大客车驶入太平路,由于大客车体积、转弯半径大,也影响了车辆的通行。更大的阻力在大学路附近,车辆在此处排起了长队,平均一辆车要等三个信号周期才能通过,途中有大量旅游大客车沿莱阳路行驶。但在行驶过鲁迅公园附近后,交通恢复正常,车辆能够顺利通行,向东包括南海路、正阳关路、香港路一线,交通都非常正常。

    从栈桥开始至鲁迅公园这一路段总长约1.8公里,但记者体验时花费了约20分钟,是平时所用时间的一倍。

桥隧

车流量增加交通未现堵

    此前交警部门预计的假日车流量高峰,果然在2日出现了,但桥隧出入口附近的交通情况却比胶宁高架路、前海一线好很多。上午10时许,记者在团岛二路、四川路隧道的青岛端出口看到,过往车辆并不算多,周边道路交通情况一切正常,隧道的两个入口附近交通情况也正常,未现拥堵。记者从市南交警大队隧道中队了解到,下午4时30分许,返回市区的车辆较上午增加了三成左右,虽然车流量上升,但隧道出入口的交通情况保持良好。

    记者从胶州湾大桥青岛交警大队了解到,2日大桥的车流量有所上升,主线每小时车流量约为650辆,车辆虽然较多,但整体车辆通行、交通情况良好,未出现堵车的情况,大桥的上下桥口位置交通情况也基本正常,但在大桥上,有大量市民及游客违法停车拍照,仅一上午,交警部门就劝离此类车辆100多辆。

■原因分析

分流路线扎堆又遇旅游高峰

    胶宁高架路、前海一线作为隧道的两大分流线路,在周末出现“卡壳”的情况,除了车流量大之外,车辆扎堆分流、交叉穿行、驾驶员路线不熟等因素,也造成了交通压力上升。

    记者从市北交警大队了解到,胶宁高架路的第一处压车点位于市立医院处的胶宁高架路上桥口,在这一路口,车辆在上桥进入外侧辅道、内侧车道时,大量变道交叉,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前海一线方面,由于岛城正值旅游旺季,前海一线的旅游大客车、游客众多,对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市民对新路线不熟悉。记者从市南交警隧道中队了解到,在隧道的四川路入口位置,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车走错路。此外,根据当天沿隧道进入市区的车辆来看,大多数车辆都是沿胶宁高架路分流,扎堆分流的车辆加剧了胶宁高架路的压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