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工信局长青岛握手 胶东经济圈产业一体化这样破题

2020-06-14 09:5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51824)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娄花

胶东经济圈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外开放的领头雁。产业协同发展,是胶东经济圈未来的优势和主要竞争力所在。

6月13日,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青举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和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副局长参加会议。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推动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协商确定推进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胶东经济圈产业交流平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共同建设数字半岛等重点合作内容,共同发起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行动倡议,携手描绘“同群同网 共融共赢”的胶东经济圈产业一体化蓝图。

最大“公约数”

三面环海的胶东,位于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西接山东内陆地区,隔黄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北临渤海海峡。因坐落在胶莱河以东而得名。

半岛强则山东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半岛一体化发展,早在2008年,省政府就出台了胶东半岛一体发展规划,此后又相继推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半岛城市群建设、青岛都市圈建设等一系列城市规划,在基础设施、产业整合、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迈出了坚实步伐。

客观地说,对标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经济带,胶东半岛城市群在组团发展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破解,今年1月初,中央九州中国有限公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随后,省委省政府紧接着出台了两个文件(《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径。

5月7日,山东召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标志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全面启动,5月14日,青岛更是一口气接待了烟台、威海、日照3个市的考察团,共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大计。

产业兴则半岛兴。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这胶东五市,在串珠成链,攥指成拳的过程中,基于一体化合作的产业发展如何突破?

6月13日,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青举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和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副局长都参加这场会议,求解突破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好产业融合的最大“同心圆”。聚焦问题短板,抢抓机遇,加快赶超,以开放推动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在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共享共赢等发展机制上加快探索,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国家新的增长极。

共建一张网

一体化发展需要火车头的强带动强辐射作用,在《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青岛前后被提及28次之多。

今年年初,青岛率先扛起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大旗,作为胶东经济圈的带头大哥,青岛提出发挥青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先发优势,推动海尔卡奥斯配合各市实施工业互联网攻坚行动,同时,依托胶东巨大的市场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促进卡奥斯等平台快速壮大,实现平台共建、红利共享,联合争创胶东经济圈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先行示范区,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区域龙头的带动、辐射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和步伐,工业互联网无疑是龙头高高昂起的引擎。

面的已经到来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不仅是青岛,四市业业对其心心念念。这份共识,让“五兄弟”下定决心,齐心共建一张网。

烟台工信局在全省首次组织全市范围内近90人的企业家团队赴海尔大学学习、参观海尔互联网工厂。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大力推进平台在烟台市工业企业的推广应用,促成其与烟台市春雪、鲁宇重工、大丰轴瓦等多家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初步树立了食品包装、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三个行业样板。今年烟台还计划联合海尔在莱阳、莱州两地举办“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沙龙”活动,助力烟台市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下步烟台市继续支持海尔卡奥斯牵头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

卡奥斯协助威海康派斯房车从一家为经销商代工的企业成功转型房车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不仅让产品的平均生产周期从原来的35天降低到了20天,而且还实现了产品溢价63%、订单量提升62%、综合采购成本降低7.3%的良好成效。 威海还将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与青岛海尔卡奥斯开展对接合作。推动优势行业率先开展平台对接,推动光威集团、环球集团等渔具企业应用海尔卡奥斯平台,实现渔具行业数据平台化,打造行业平台经济生态圈,推动荣成市的泰祥食品等水产品加工企业,打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工业互联网行业子平台。

潍坊将立足工业发展优势,紧抓发展机遇,积极配合青岛市推动半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打破区域行政划分和市场壁垒,实现区域内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集聚和共享,推动半岛五市工业互联网空间布局优化、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

日照多次到青岛进行对接,日照10多家企业与卡奥斯平台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对接,近期海尔集团与日照钢铁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为日照市企业信息化赋能进程。

产业链群一体化

一体化、一盘棋,如何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错位发展至关重要,在本次座谈会上,“五兄弟”达成共识倡议推进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结合各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协同推进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整合集聚要素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青岛市工信局局长卞成表示,青岛将充分发挥海尔、海信、一汽、中车、青啤等“链主”“群主”企业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合作,同时,积极推动青岛的企业融入四市龙头产业链群。目前,青岛市工信局已对青岛100多家重点企业进入胶东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研梳理,也希望通过加强对接,“一业一策”推动各市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本地首用等领域的协作配套,合力推动产业集群建链补链、能级提升。

“我们推动大宇电子、泓淋电力等企业与海尔、海信等智能家电企业对接,争取在显示器、连接线、温控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推动日月光、阅芯电子、新佳电子等企业与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等半导体企业对接,探讨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智能检测装备方面进行合作。”威海工信局副局长唐文强正在对接青岛等其他四市的产业链条,支持拓展纤维与青岛中车四方公司合作开发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轻量化车体项目。

以潍柴为龙头的动力装备产业是潍坊的一大特色,潍坊市工信局局长鞠俊海表示,潍坊将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强化与青岛中车四方、烟台中集来福士、威海威高集团、日照钢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加快动力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优势产业布局发展。

“我们组织了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即墨汽车产业新城管委会等产业园区和整车厂进行了深入对接,日照兴业汽配与一汽解放、久力工贸与北汽新能源等分别建立了产业链协同关系。”日照工信局局长刘汉营说,同时日照重点发挥钢铁产业优势,全力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同时,协同四市车辆制造等产业,打造先进钢铁材料及个性化产品供应基地。

青烟威作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均形成了各自独特优势,烟台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宏表示,除了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优势明显,青岛人才科技力量强劲,威海远洋捕捞与海产品加工水平较高,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携手做大做强特色海洋产业,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在产业链的合作中,处理好利益关系的问题,有利于助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青岛经济专家隋映辉说。

打破行政壁垒

机制活则全盘活,推动区域一体化,关键在于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打破“各自为战”的行政壁垒,以体制机制的联动,激活五市合作的“一江春水”。那么,如何跳出原有的市域定位,以都市圈的思维和视野,推动有效分工协作?如何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推动产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互动耦合,产生乘数效应?如何建立一体化的产业帮扶机制,搭建产业促进的合作平台?

在产业招引方面,青岛正在探索建立跨区域招商机制,创新落实“飞地”合作模式,开展协同招商,承接产业转移。青岛市工信局局长卞成说,比如,立足优势,扬长补短,青岛将与烟台探讨共建胶东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形成未来撬动周边区域崛起的战略支点;与威海探讨共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支持乳山建设承接青岛产业转移集聚区;与潍坊探讨共建“飞地”经济园,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协作互补;与日照探讨共建胶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共同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链共同体等。

在金融助推方面,青岛正在探索建立产业基金项目共享机制,积极争取省属企业牵头设立半岛基金,持续放大青岛创投风投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青岛的创投风投基金政策优惠力度较大,政府引导基金反投比例仅为1.1倍,可探讨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助推各市制造企业上市。也建议五市加强对接,从产业赛道、技术优势、运营管理等环节,定期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定向推送给相关基金,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在企业帮扶方面,青岛正在探索搭建一体化的工业产品销售平台,在半岛范围内加强优质产品互相推介,切切实实帮助企业渡过生产经营难关。

潍坊市工信局局长鞠俊海认为应突破重点区域,加快建设区域融合先行区,比如以潍坊滨海区为核心,建设胶东经济圈飞地经济示范区,主动承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产业转移,创新“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打造胶东经济圈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

“共同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体化发展融入机制,完善政策环境,统筹布局,错位发展,推动五市产业融合发展。”日照工信局局长刘汉营表示。

“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形成统一共识,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作工作平台和政策促进机制等,建立常态化的高效有力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率。”烟台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宏说。

协同创新“大合唱”

加快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需要目标凝聚、开放合作,奏响协同创新的时代“大合唱”。视野宽则格局宽。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大局所在、大势所趋、大志所向,青岛将站在全国、全省的大局,找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对外形象一体化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崛起。

青岛将积极搭好平台、做好生态,尽可能承担更多的建设成本,让兄弟四市优先分享发展红利,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目前,青岛市正在牵头编制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纲要,探索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统筹规划一批重大项目,汇聚大产业、打造大集群,搭建大平台、突破大发展。为此,青岛将立足青岛作为我国与国际互联网数据交换海底光缆登陆城市的节点优势,协同推进“新基建”布局,加快5G网络和数字半岛建设,推动青岛优势拓展升级为一体化的共同优势。立足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产业平台,推动青岛“主场”拓展升级为一体化的共同“主场”,推动青岛“舞台”拓展升级为一体化的共同“舞台”。立足打造青岛“国际客厅”,积极分享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携手加强与日韩、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五市产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通过产业聚集、资源聚合、优势聚变,释放出开放合作更大的溢出效应。

烟台工信局副局长张宏表示,积极响应五市工信合作倡议,将以推动胶东经济圈制造业融合协同共进为共同任务,高点定位、找准定位,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与四市同心同向、同力同行,为合力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山东样板做出应有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工信局副局长唐文强鼓励引导威海企业积极参与胶东一体化发展进程,为实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威海力量”。

“在胶东经济圈这个大家庭中,五市情同手足、情谊深厚,大家都是主角,只要发挥各自特色精诚合作,就可以携手共赢。”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