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麻醉科五名医生:参与51例插管 高危30秒离病毒源最近
文/半岛记者 齐娟 图/受访者提供
给患者麻醉后,打开患者口腔,30秒迅速插管,这是医生对患者所有操作中离病毒最近、最危险的步骤。来自青大附院麻醉科的冯伟和其他4名医生组成武汉插管“敢死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与死神赛跑,以最快速度给重症、危重症患者插管,争取活命的机会。
柳国强、冯伟、张孝田、唐润栋、衣选龙。(从左到右)
5名麻醉医生参与51例插管
2月8日元宵节的夜里,青大附院连夜集合132名医生和护士出发驰援武汉前线。其中,麻醉科派出5名医生,分别是冯伟、柳国强、张孝田、唐润栋和衣选龙。
“来到前线后才发现,其他医疗队很少有带麻醉医生过来的。同济医院这个院区的麻醉医生人手不够,我们医院来了5名麻醉医生,解决了很大问题。”来自青大附院市南院区麻醉科,同时也是5人中队长的冯伟告诉半岛记者。
驰援武汉前,很多医疗队对武汉同济医院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带了很多呼吸、危重科以及ICU的医生和护士,却很少有麻醉医生,而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大量麻醉医生也已经分派到其他医院开展救治,医院只能整合医疗队少有的几名麻醉医生,组成插管小分队,为整个医院的患者提供急救插管支持。
就这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冯伟等5名麻醉医生、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名麻醉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名麻醉医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名麻醉医生以及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剩余6名麻醉医生,外加2名麻醉科护士,20人组成最终插管“敢死队”。青大附院的医生人数占了“敢死队”的四分之一,大大缓解了前线麻醉医生人手紧张的问题。
截至3月30日8时,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插管小队一共气管插管66人次,青大附院5名麻醉医生参与51例,占比77%,参与气管拔管2例,气管切开1例,腰穿3例,股静脉穿刺2例。
高危30秒,离病毒源最近
给患者麻醉后,打开患者口腔,用30秒时间迅速插管,这是医生对患者所有操作中离病毒最近、最危险的步骤。插管时,医护人员在屋子里的每一秒都充满危险,在高浓度的病毒气体中暴露的时间越长,被感染的风险越大。在ICU病房内,来自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日间麻醉科的衣选龙和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的搭档准备为一名85岁的危重症患者插管。衣选龙已经50岁了,是青大附院插管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医生。
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衣选龙和搭档给患者先大量充氧,目的是将患者的氧气供给停掉后,患者体内储存的氧气可供患者维持生命。断氧后,衣选龙小心翼翼将镇定剂、肌肉松弛药、血管活性药等注射到患者体内,一分钟后,患者停掉自主呼吸。见药物起效后,衣选龙将患者口腔打开,把可视喉镜插到患者喉咙中,看到声门后,搭档将软管随即递上,仅仅用了30秒,衣选龙将管子成功插入、连上呼吸机,整个过程结束。30秒中,衣选龙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喉咙,患者呼出的大量高浓度病毒气体弥散开来,扑到他的脸上,这是衣选龙工作过程中最高危的30秒。
虽然很危险,但是衣选龙早已习惯这种工作环境,并凭借多年的经验成功完成了一例例插管。“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是比较害怕的,毕竟离患者口鼻那么近,加上对这种病的传播能力不是那么清楚,自己感染了还好说,给医疗队带来麻烦就得不偿失了。后来,经过医院反复、细心的培训后,我有足够的信心做好了防护,也就没那么怕了。”衣选龙介绍,给病人快速实施插管,一方面是减少医护人员暴露在高浓度病毒环境中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新冠肺炎患者节省时间。新冠肺炎患者由于肺部感染,氧气交换功能、身体储存氧能力都差。时间一长,缺氧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危险。抢时间,与死神赛跑,为患者接一口气,这些“使命”深刻地刻在衣选龙脑子里,即使再难,也毫不退缩。目前,他与医疗队其他的同事已经解除隔离,预计在近日就将回到岗位,恢复正常工作。
- 青岛故事|一天能卖2千多串!“90后”河南小伙带家人扎根青岛夜市,面筋烤出幸福滋味
- 习近平同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茨维亚诺维奇就中国同波黑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 3人竞拍30轮,溢价200万元!青岛奥帆中心附近法拍海景房1600万元成交
- 青岛故事|平度90后留学女生返乡创业,一年孵化出50多位“乡村网红”
- 第二十届青岛大珠山杜鹃花会即将启幕,30余项主题活动等您参加
- 第二十届青岛大珠山杜鹃花会即将启幕,30余项主题活动等您参加
- 半岛V视 | 90万土石方的大工地如何春季不扬尘?看这所在建医院全副武装!
- 问法预告|别让邻里纠纷闹心!4月1日上午9:30,律师帮您化解邻里“千千结”
- 青岛故事丨“90后”留美商科生回村种地,变身农民高级农艺师,做全链条托管年赚150万
- 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