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
城阳赶大集拾乡愁,迎年风俗多,吃饺子讲究多
上世纪90年代的流亭大集。 刘世洁 摄
半岛记者 张彤
城阳作为曾经即墨县的一部分,习俗与现在的即墨相似。随着时代变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众多的习俗已逐渐消失,但在城阳,赶大集这项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这不仅是生活需要,更是“乡愁”的记忆。
进腊月门后,年味渐浓。每逢开集的日子,城阳各个大集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目前,城阳区的百年大集有四个,分别是城阳大集、流亭大集、棘洪滩大集和上马大集,而流亭大集和棘洪滩大集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明万历年间,流亭大集已属乡间十二个大型市集之一,而清乾隆年间当地又有了为期三天的千佛山庙会,其中一天的庙会还与流亭大集重合,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到此时,听戏的、赶场的、买的卖的,十分热闹。清末至民国初期,棘洪滩大集以自由交易为主。
赶年集只是城阳人“忙年”的一部分。在当地有这样的年俗,过了腊月廿三辞灶后,“年”便开始了。接下来的几天,男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做豆腐,女人们忙着蒸馒头、包豆包、做年糕、煎鱼炒肉,只待除夕来临。除夕这天,城阳人上午做供品、办酒桌、挂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各家堂屋正北悬挂俗称“祝梓”的轴子和四季画,列祖位、置香案、摆供品。下午男人们带着子孙祭祖坟“请年”,在坟前焚纸烧香,告祭祖先回家过年,俗称“上茔”。回家后在院内搭天地棚,供天地神,院中甬路上撒谷草,大门口放拦门棍,谓之已故祖先回家过年喂马、拴马用。时辰不长,烧香纸“接灶”,称“灶神下凡归来”。入夜时分,家家摆设供品,燃烛焚香烧纸,供奉祖先、财神、灶神,举家团聚,通宵不眠,称为“守岁”。午夜时分,则更是红灯高照,香烟缭绕。家家户户迎神祈福,全家吃饺子。
饺子馅极其讲究,馅内要放硬币、枣、栗子、糖果、年糕,谁吃到都要说句吉利话,吃到糖果是“有甜头”,吃到年糕则是“年年高”,吃到硬币意味着“有钱花”。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全家人吃饺子时,相互问好,幼者于供桌前依次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分给幼者“压腰钱”。
正月初一走亲戚拜年的,多去姑舅家。正月初二晚上,各家燃香纸,焚烧天地神,向祖茔方向叩拜,意寓大年已过,送祖先回茔,撤去拦门棍,全家吃饺子,谓之“送年”。正月初二开始,去其他亲戚家拜年,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 游山东之夏 赶山东大集 购山东好品 | 我的家乡很好吃·潍坊
- 游山东之夏 赶山东大集 购山东好品 | 来济南环联夜市采访有多幸福?
- 城阳8月文旅盛宴开启!啤酒、音乐、赛事、戏水...50+活动邀您即刻体验!
- 青岛城阳:系统谋划 全域发力 高品质打造都市现代型乡村振兴片区
- 青岛即墨:“海洋大集”点燃消费热潮
- 北大名医来城阳!城阳人民医院北大名医团队坐诊安排(2025年7月28日-8月3日)
-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赏荷正当时! 城阳巴士613路公交开出“夏日荷韵”主题巴士
- 胶州城阳两地警方联动找回轻生男子
- 城阳故事 | 刘鉴玲——舞动社区情 温暖邻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