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今年是青岛市连续开展“三民”活动的第十一年。“三民”活动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述、听、评”三大环节...
2019三民活动|典型案例:8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即时可办”
半岛记者 肖玲玲
8月13日,企业设立智能登记系统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试点运行,发出全国首张企业“秒批”营业执照,这是今年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学深圳、赶深圳以来,在推进智能审批方面的重要举措。去年“三民”活动中,市民代表提出了“关于‘简化审批流程,推进网上审批’方面的建议”,得到了市行政审批局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在推进线下“一窗式”改革的基础上,也加快了“网上一窗”建设的步伐,截至目前,入驻市、区(市)审批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93%实现网上可办,78%实现“零跑腿”。
在加快网上审批的同时,市行政审批局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加快了审批智能化建设的步伐。年初,将“年底前8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列入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攻坚目标。通过深化信息共享、业务流程再造,合并原有的受理、审核、批准、办结4个流程再造为系统自动审核办结1个流程,配套开发了“秒批系统”,该系统可在申请人提交申请后,自动完成审批,并即时出具审查结果,全程无人工干预。协调各部门积极将企业变更信息、人口信息、主要负责人安全合格证书等信息进行深度共享应用,有了强大的数据库作支撑,“秒批”系统可以自动获取、比对、核验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企业群众需要提供的申请资料大幅减少甚至可以做到“零申报”。通过流程再造,既压缩了审批流程,又限制了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审批过程也更加规范高效。
同时,市行政审批局在“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青岛市行政审批微大厅”发布“秒批”专栏,将分布在各个业务部门的“秒批”事项在一个平台集中分布,不 仅减少企业群众线下跑腿次数,同样减少老百姓“网上跑腿”的时间,编制了“秒批”明白纸,对“秒批”业务进行细致解读,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截至目前,包括公积金提取、社保缴存、个体工商户登记等89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提前完成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年度目标,进一步增强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除“秒批”改革外,在智能化审批方面,市行政审批局开发建设企业开办及注销智能一体化平台,将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印章刻制、社保医保、银行开户、海关、外资商务、公积金等业务整合到“一体化平台”,同时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找地址”等创业辅助功能,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2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身份认证。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合作,启动近150台自助终端在银行网点及市级政务服务场所的布设工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 零垫付、零跑腿,足不出院,立等可办!青岛市市立医院完成省内异地生育直接结算
-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逝世,享年89岁
- 65岁惠英红称因抑郁5年没法出门,“脸上缝过89针”:鼻子是歪的眼睛大小不一样,但不工作我的生命没有意义
- 线上线下均可办!公积金提取支持17家银行一类卡
- 国家医保局:前3月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
-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逝世,享年89岁,曾在《青春之歌》中扮演林道静
- 聚焦三民 | 青岛市体育局:体育惠民一路向前 城市生活更美好
- 重点建设类项目预计全年投资超3000亿!“三民”活动公开述职报告会用数据展现发展速度,提振信心
- 养老助餐机构达1394家,1600万人次享受到助餐服务!“三民”云述职“民生含量”足
- “三民”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咏雁:聘请200名外卖骑手成为“食安哨兵”,做好外卖食品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