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青岛】风从南方来,事在比中干

2019-03-29 06:50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阅读 (261381) 扫描到手机

本报评论员

2019年的春天,当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如约迎来美丽景象时,一缕来自特区深圳的南风,也带来了别样的盎然生机和奋进活力。

这个春天,青岛市委明确提出,围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要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要“学深圳、赶深圳”。

学深圳、赶深圳,这是强烈的使命担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踏着“学深圳、赶深圳”的时代节拍和发展鼓点,凝心聚力,真心对标,精心备战,齐心攻坚,努力在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新征程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学深圳、赶深圳,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差距。不可否认,我们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发展基础,但与深圳相比,我们在发展境界、发展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对外开放、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现在我们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首先必须要认清差距,正视差距。这是前提,是基础。

学深圳、赶深圳,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将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深圳列为追赶目标,需要勇气。在一些人眼里,容易思想懈怠,精神倦怠,从而滋生噪音,甚至是杂音,认为“深圳那么强,根本赶不上”“学一学是可以的,赶一赶也还行,但追一追就算了”,还有人认为,“看了深圳的发展挺激动,自己想想也很冲动,但现实中还是推不动”……对这些混淆视听、扰乱发展的错误思想言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

学深圳、赶深圳,要求我们必须精准发力。看到差距,明确目标后,就要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学比赶超。各行各业都要对比标杆,好的领域要继续坚持,精益求精,巩固优势,再创佳绩;差的方面要认真梳理,找出差距,列出清单,快速追赶。尤其要对照青岛发起的15个攻势,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整个城市的人,也要以深圳人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为榜样,提振精气神,焕发新风貌,自我激励,自我加压,自我鞭策。

我们要在“学深圳、赶深圳”中提高政治站位。学深圳、赶深圳,是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实践,我们既要加深理解力,也要确保执行力,要在这一实践中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各项工作。

我们要在“学深圳、赶深圳”中勇于担当作为。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围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此外,山东省委明确要求青岛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在这种激情干事创业的背景下,青岛市委提出的“学深圳、赶深圳”,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作风、更新观念、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我们要在“学深圳、赶深圳”中品咂幸福滋味。习近平总书记说,“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学深圳、赶深圳,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更有生机,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幸福。但生机不会自动形成,幸福也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才能领略到盎然生机。

风从南方来,事在比中干。在落实习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中,在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中,青岛人一定会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昂扬的斗志,更强烈的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