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两条线纳入新医改 药价降低服务没打折

2009-09-15 06:53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到社区医院看病,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的选择



  “收支两条线”,这一名词的意思是医疗机构的收入全部上缴政府,支出全部由政府下拨,收支互不交叉,以彻底切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关联。记者9月14日采访获悉,在青岛新一轮医改中,已经计划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此外,市南区已经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医院收支两条线制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初步改变了以药养医的难题,让老百姓看病得到了实惠。

      一盒药就省去了30多块

  “现在在社区买药真是便宜。”9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巢湖路的八大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不少市民正在拿药,还有的在打吊瓶,社区医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冷清了。

  刚买完药的八大湖居民孙建华向记者介绍说,他今年68岁,患高血压已经十几年了,这些年基本上是药物不断。这次他买的药叫单硝酸异山梨酯,是专门治疗高血压、心梗类的药物,这个药在外边药店买的话得40多块钱,而在社区医院他只花了十多块,一下子差出了30多块。“从社区医院买这个药,我一个月下来就能省出不少钱,这真是不错。”孙建华高兴地说。

  “在社区医院看病确实是花钱少,所以我现在得了小病,都是到社区医院来看病。”刚打完吊瓶的刘静告诉记者,她上次感冒了到大医院打吊瓶,一次就花了150多块钱,而这次在社区医院打了三天,才花了100块钱。

      收支两条线工资没大变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1月起,市南区12家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所属医院的剥离,这项制度实施后,“零差率”药品的销售跟之前相比增长了17倍,让社区居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马玉林介绍说,在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后,社区里的医护人员得到了“解放”,不用再整天想着创收问题,而是一心一意地给老百姓看病。“以前没有收支两条线,我的工资是2000多元,现在实行了,工资还是这个数,没有什么影响,但心态却是截然相反的。”马医生说,现在他们社区医院不再实行以药养医,医护人员的工资都是由政府来承担,这样社区医院就能够更多地销售零差率药物,降低老百姓的看病费用。

  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慎谦也明确表达了对于收支两条线制度的向往,“现在我们医院还不是收支两条线,我已经积极向上级申请,希望能够早日实行收支两条线,这对于社区居民来说,肯定是好事。”赵主任告诉记者,新医改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实惠,就应当是把看病费用降下来,推行收支两条线,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贴力度,就能够让社区医院从以往的“以药养医”旧模式中跳出来,坚持公益性原则。

      医生服务质量普遍提高

  “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个人的工资奖金不跟服务收入挂钩了,所以我们现在只管踏踏实实工作就行了。”八大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实行收支两条线之前,他们的工资跟社区服务中心的收入有关,所以之前就想着怎么能挣钱,而现在收支两条线后,不用再为收入担心了,所以就只想着怎么救治病人。

  “现在病人比以前多了不少,零差率药品的销售也翻了好几番。”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他们不再考虑创收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同样疗效的药如果有零差率的他们就会向居民推荐,居民使用后不仅得到了治疗而且还省了钱,慢慢地病号也多了起来。

  市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社区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医生的个人收入和服务收入彻底分开,让医护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不仅老百姓看病便宜了,而且医生的服务质量也都普遍提高了。

      收支两条线纳入新医改

  在青岛新一轮医改中,青岛已经计划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进行补偿,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内医务人员实施绩效工资,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通过收支两条线等各项措施,青岛将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一般疾病消灭在社区。

  文/记者 韦丽丽  单俊楠 图/本报记者 王滨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新医改 药价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