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9月3日讯(记者 姜振海) “走正步我不行了,打仗我不怕”,9月3日上午,在延安三路一居民小区内,94岁的岛城抗战老兵张大发,佩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与来自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们共同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阅兵。观看过程中老人情绪激动,热泪盈眶,一度唱起当年的战歌《大刀歌》,并向电视机中的老兵方队敬礼致意。
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衣服也穿戴一新,胸前佩戴9月1日送达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9月2日上午,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孩子们来到张大发老人家中时,他已经打开电视等待阅兵开始。“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想再欺负我们,哪个国家也不行”,张老招呼孩子们坐下说,落后就要挨打,永远提高警惕,“当年日本侵略者烧我们的房子,抢我们的东西,这段历史一定要牢牢记住。”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看着老兵方队进入现场,老人激动地唱起了当年的抗战军歌《大刀歌》。他说,当年自己和战友们就是唱着这首歌抗战打鬼子的。上午10时,阅兵开始,他和同学们站起来一起唱国歌,看到老兵方队入场时,不停地流下眼泪。张大发老人的家人介绍说,老人与战友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健在的只剩下三五个人,而生活可以自理、思路也很清晰的,就剩下张老一人。
看着展示的“国家重器”,老人自豪地说:“我们的武器,一点也不差,谁欺负我们,我们也不怕!军国主义不怕,霸权主义也不怕,我们的军人,能守好我们的家门”。看着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张老自豪地说,自己站军姿,走正步都不如他们,但是中国军人的胆魄都是一样的,“打仗我不怕”。
张老还向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行了军礼:“我给你们敬个礼!你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未来的美好生活,要由你们创造,我相信小朋友们都能够记住,都能够做到!”他还给孩子们展示了纪念章。
市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见到老英雄后问这问那,非常激动。尤其是听到老人曾参加过保卫马当要塞、与鬼子拼刺刀负过伤,都非常崇拜,表示以后要多来看望老人。当天,海军集邮研究会会长纪墨,也特意来到老人家中,送上了追寻中国海军抗战遗迹的纪念封。
■经历
守马当要塞,吃芦苇充饥 1935年,年仅15岁的张大发入伍,后任“楚豫”军舰轮机兵,参与保卫长江要塞。1938年6月22日,江面日军汽艇十余艘,在炮艇掩护下,向马当炮台进攻,各台官兵沉着应战,待敌迫近时,突发子母弹猛轰,当即击沉日艇三艘,其余日艇仓皇而逃。岸上日军趁黄昏大雨之际,偷袭南岸香山阵地,守军毫无防备,激战一夜,两百余人几乎全部牺牲。此后经过反复激烈争夺,日军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下,摧毁了中国守军的全部工事。6月30日,坚守马当要塞的中国海军官兵已腹背受敌,马当要塞司令王锡焘命令海军炮台官兵撤出战斗,官兵们掩埋炮闩后,奋勇突围。
包括张大发在内,从青岛到达长江沿岸的海军官兵,缺乏陆上作战的经验,战前没有考虑到后勤补给问题。战友们在马当炮台坚守三天三宿,没有饭吃,送不上去饭,也不敢做饭。一做饭就冒烟,日本鬼子的飞机就来轰炸。没办法,官兵们只好吃剩的,剩的吃没了,就躲在苇塘里吃苇子嫩芯。突围时张大发与鬼子遭遇,肚子被刺刀捅伤,他则甩出步枪将敌人击倒。等撤到防区之后才发现,腿上还被子弹打中了一枪。 本报记者 姜振海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