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钻进马路上的排气井进行一次管网排气。
眼看着天越来越冷,今冬明春的供暖工作脚步也越来越近。记者从各大热企了解到,目前各热企冷运阶段已经接近尾声,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排气,包括一级管网排气和二级管网排气。如果管道中的空气没排干净,对日后的供热有很大的影响。冷运结束后,将“看天供热”,随时等待点火。10月30日,记者跟随供暖工人到马路及单元顶层体验了一把排气工作。
解释为啥要给管网排气 “无论是一次管网,还是二次管网,管网内都不能有气体,这样会导致居民家里不热。”华电青岛热力公司安全生产部主任张胜平告诉记者,冷态运行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管道中的冷水运转起来,让管道里的空气都集中在高点,然后通过排气阀门排出。
据介绍,在供热初期,也就是低温运行阶段,管道里的水都是热水,管道里的空气会聚集在管道的高点或弯曲处形成气塞,堵住热水通道,致使暖气不热。这种现象在供热初期的十余天内是最常见的。
一次管网在马路上钻排气井 10月30日下午,记者跟随华电青岛热力公司安全生产部的工作人员体验排气工作。工作人员当天下午的排气地点位于江西路北海花园小区门前,这里有一个排气阀门井。记者看到,工人们先在阀门井周围设置了锥形帽,指示过往车辆绕行。随后将阀门井的井盖撬开,工作人员并未立即下井,而是在一旁等了几分钟。“井里面有沼气,需要等一会才行。”工作人员说。
随后,一名工人下井,将井中的排气阀门打开,气体直往外冒,直到有水从阀门喷出,工人才将阀门关闭。
二次管网必须到单元楼顶排 随后记者又来到华电热力6号换热站,跟随工作人员到居民楼的二次管网中排气。工作人员来到重庆南路3号一处居民楼的楼顶,将管道阀门慢慢松开,同时用手堵住出气口,慢慢放气,不一会儿气体夹杂着水开始往外冒。随后工作人员在出气口处连接一条软管,将软管另一侧放入水桶里,逐渐拧开阀门,约5分钟后,水流变缓。“这就代表已经排完了。”工作人员慢慢拧上阀门,排气工作结束。
换热站站长汪清波称,换热站负责12万平方米的区域。汪清波称,有的单元排气阀门在楼梯里,但大部分都位于顶层的居民家中,“所以排气的时候必须要敲开顶层住户的家门,很多居民都不让进或不在家。”据介绍,有的居民还把排气阀门包起来,这也给排气造成了不便。 文/图 本报记者 黄英帅
■相关新闻 “管网泄漏,抓紧抢修” 华电热力举行应急演练,力争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 半岛都市报10月30日讯(记者黄英帅) “山东路一处管网发生了泄漏事故,各部门抓紧时间应急抢修。”供热季马上来临,如果管网发生了泄漏怎么办?10月30日,华电青岛热力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应急演练,供热企业、转供热单位等多方联动参与。
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演练假设下午1时30分发现供热网首站供回水压力突然下降,值班人员迅速汇报值长,同时全面检查供热首站系统,加大循环水量,严密监视,及时调整供水温度及加热器水位。下午3时许发现事故泄漏点,下午3时30分许施工队伍及机械到达现场,用时3个小时抢修结束。从厂里出来的高温水,除了给居民用户供热外,还要给热电集团、开源集团的部分转供单位提供热源。
“这次演练主要是考验各单位调度及运行人员对事故的综合分析能力、协调指挥能力、判断处理能力,以及对运行规程和供热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刘云霆说,这样可以在冬季供热期间保证供热系统运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及异常情况下对供热用户造成的危害。
“我们为青岛1671万平方米的区域供热,一旦发生事故,势必会影响到居民用热。”华电青岛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云霆说,“演练中‘出事’的地点也是别有讲究,我们选取的是山东路东晖国际酒店前,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该处地点位置重要,为市南区东部大部分地区居民提供热源;另一方面这一地点的地下水位高,管网都泡在水里,抢修难度大,具有典型性。”
供热小常识 如何科学避减漏水所致损失 根据《 青岛市城市供热条例》的规定,从热源(厂、站)起,至单位用户规划红线、至居民用户楼前阀门井阀门出口止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单位用户规划红线以内的供热设施,由单位用户负责管理、维护;居民用户楼前阀门井阀门出口至室内的供热设施,由用户委托供热单位管理、维护。
如果暖气片发生漏水等意外情况,要尽快关闭相应阀门并及时拨打所在小区换热站服务电话。这是最快捷的方式,可以避免更多的损失。服务电话在供热证上,最好要记下 。此外,平时如果家中无人,最好与邻居互留电话,一旦发生意外,相互之间可以提醒,也便于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处理。同时,在此也提请广大用户注意:家中的暖气设施应经常查看,但不要随意碰或者改动,如有特殊需求,如装修房屋等确需移动暖气设施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与供热单位联系,以取得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本报记者 黄英帅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