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路18号2号楼三单元居民为迟迟安不上暖气而犯愁。
“邻居们搬走后,又把房子租出去了,导致我们申请集中供热遇到麻烦了。”10月22日,宁化路18号一位居民向记者反映,缺了老邻居的“关键几票”,使其所在单元申请用热率达不到60%,导致他们不能安装暖气设施。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老城区中——房东不愿意掏暖气安装费,申请用热率也随之下降,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老楼安暖气真费劲 “周围的老楼都安上暖气了,唯独我们单元因为达不到规定的用热率。”22日,家住四方区宁化路18号2号楼三单元的周先生拨打本报“暖屋热线”,向记者反映他所遇到的供暖问题。
据了解,周先生所居住的这栋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实现集中供热,今年才被纳入到新的供热计划。然而,其所在的单元一共18户,目前只有七八户要求安暖气,其余的要么是空房子,要么已经被租出去了。他向记者表示,要求供暖的住户都是年老体弱者,每到冬天就开始犯愁。
22日上午,记者来到宁化路18号。眼睁睁地看着暖气管道从自家楼门前走过却不能入户,三单元的住户也使尽了浑身解数。“8月份统计用热户数时,我们就忙着联系老邻居。目前,只有一个要出国的小伙子看着我们可怜,答应安装暖气。”周先生说,“因为其余的邻居都已经不在这里住了,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安装。”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只要一给老邻居打电话,人家看到是我们的号码干脆就不接了。“毕竟要花一大笔安装费,人家不愿意安装,我们也实在没办法。更何况都是老邻居,也不想把问题弄僵。”周先生很无奈。
越不供暖用热率越低 记者从市政公用局了解到,在今年青岛新增供热面积共 900万平方米,其中老城区新增190万平方米,使得岛城的供热能力基本覆盖成片老城区。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老城区所有的房子都能享受集中供热,像宁化路18号这种申请用热率仍然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仍然无法实现供热。而经过记者近日来的调查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
家住滨县路17号1单元的杨树身是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如今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介绍,滨县路17号楼是原石棉厂的职工宿舍,1976年入住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老城区老楼房。杨树身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发展集中供暖时,他所在的小区内二十几栋楼都供上热了。“连我们这座楼的二单元也供上热了,单单我们这个单元因为申请用热率没有达到60%,所以没有给安装。”老人说,“我们这个单元有20户,有12户申请才行,去年一共有10户,申请率才50% ,没能供热。今年申请供热的户数更少了,只有7家,更是达不到标准。”
老人称:“越是不供暖,搬走的人越多。照这样下去以后更没希望了。”此外,黄县路2号、金口一路1号、新浦路附近的老房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房东不愿花冤枉钱 “老房子都租出去了,谁愿意多花一万多元再装个自己用不着的暖气呢。”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房东这样回答。
家主四方区水清沟附近的杨女士,去年冬天就把自己套一厅的房子租出去了。“今年9月份老邻居跟我们联系过,后来听说光安装费就一万多元,我们就决定不花这冤枉钱了。”一位房东王先生则告诉记者,“因为用于出租的房子是老房子,周围有的房子都要拆了,尽管这里暂时还没有拆迁计划,但我估计也就再过几年的事了,如果安装了暖气真的就算是打水漂了。”
在老城区,因为多数房东不舍得交安装费,导致单元的申请用热率不达标。因为用热率不达标,热企就不给安装供热设施,最终导致老住户不能享受集中供暖。越是不能供暖,搬走的人就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一些老城区居民不能享受集中供热。
文/图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