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海花园换热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将老供热机组换成新的供热机组。
半岛都市报10月24日讯(记者黄英帅 李保光) 供热规模小、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差的二次转供单位,将全部被直供单位接管。10月23日,市供热办召集二次转供单位,部署了今冬明春的供热工作,要求严格按期供热。记者了解到 ,今年又有11个二次转供热单位被接管,市内四区二次转供单位仅剩10家,明年这10家单位也将基本全部被接管。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当时本市共有66家二次转供单位,主要隶属于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他们从供热企业购买热源后转供给居民。当时二次转供单位的供热区域有300万平方米,涉及用户3万户,占全市供热面积的10%。
“房地产公司买了我们的蒸汽,再卖给用户,刚开始因为管网运行平稳,运行成本比较低,总体上来说,他们还能赚钱。不过,十多年来,随着小区内管网、供热设施的老化,在没有及时更新改造的情况下,供热消耗越来越大,二次转供单位的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青岛热电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大部分二次转供单位规模不大,供热区域也比较小,往往仅是一个小区或一个楼座,这些单位按为了盈利想尽办法少用蒸汽,因此造成了有很多二次转供小区的用热户反映暖气片子半夜里凉、供热温度不达标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市供热办着手取消中间环节,将二次转供单位交由供热单位接管改为直供。
据了解 ,为了督促二次转供单位做好今冬明春的供热工作,市供热办于 10月23日将这些单位召集在一起,专门开会进行了部署。
“我们对各二次转供单位有关安全运行、供热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他们按照市政公用局有关供热的时间节点,做好准备工作。”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之前本市有部分转供热单位因资金、技术、人员、管理水平不到位,造成供用热矛盾比较集中、问题相对突出,影响本市集中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为此供热办也下发一系列供热通知,要求各供热单位立即摸底调查二次转供单位的供热面积、供热户数、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合同签订情况、室(内)外管网运行使用等情况。对于供热规模小、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差的转供热单位,原则上由向其提供热源的供热单位接管直供,纳入供热行业管理。
“今年又有11家二次转供单位被热企接管,转供单位数量也由原来的66家减为10家。剩下的这10家尚未被接管主要是因为这些单位往年供热质量较好,接管还涉及一些深层次原因。”该负责人说,一些二次转供单位除了给居民供热外,还有给商业用户供气;再就是牵扯产权的问题,“但二次转供改直供是个大趋势 ,也是多方共赢的措施,预计明年这些单位基本都能被接管。”
■记者探访 供热换东家,老设备遭淘汰 不按时供热、夜半“揩热”、物业费供热费捆绑收……一到供热期,二次转供单位就成了投诉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市从2009年开始着手取消中间环节,将二次转供改为直供。10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宁德路的旺海花园小区 ,该小区原是二次转供,现被青岛热电集团转为直供。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供热站内新安装的机组设施进行调试,马路上有一道刚挖开又回填的沟。
“现在旺海花园供热站的内部机组已完成连接工作,下一步进行打压等工作即可,预计月底就能具备供热条件 。”负责该供热站的青岛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第三热力分公司的杜书记说,旺海花园原是蒸汽锅炉供热,设备使用10年已老化,加之考虑到小区楼没有外墙保温层,于是在接收后对一次管网、热交换器、水泵等设备进行更换,将供热方式改为散热率低、节能性强的高温水供热,“原来供热管道也是蒸汽管道,我们10月 22日晚上刚刚施工改成了高温水管道。”
据介绍,旺海花园小区占地面积24700多平方米,小区居民205户,今冬将按期实现供热。对于小区供热单位由物业更换为专业的供热企业,旺海花园小区居民荣先生称,他在小区居住10年了,往年供热还比较不错,今年更换了专业的热电公司,希望供热能继续保持平稳,“我们这个小区房子是2002年之前盖的,并没有保温层,冬天特别需要集中供热。”
据青岛热电集团生产技术处李处长介绍,今年热电集团共接收了3家二次转供热单位,分别为旺海花园小区、弘信山庄小区和青钢宿舍。8月底之前,3家二次转供热单位均已签订完转接手续,目前已陆续完成新设备安装、新管网铺设等改造工作,今冬均可给周边负责区域居民按期供热。“旺海花园和青钢宿舍两个小区均实现了汽改水改造,即全部由蒸汽供热改为高温水供热,弘信山庄原先就是高温水供热,热电集团接收后对之前的老旧供热机组设施进行了更新。”李处长说。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