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潍坊市奎文区疾控中心全体人员按照上级部署,迅速行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最严措施、最严作风、最严纪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抗击疫情中以坚守铸牢初心,用奋进践行使命。
而在奎文疾控人中,率先冲在前面的是徐鲁峰和他的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徐鲁峰10多年如一日奋斗在防控疾病的第一线,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坚定的党性观念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以一颗为民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丰硕的业绩。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徐鲁峰同志一直从事免疫预防、传染病防控、地方病防治等工作,兢兢业业奔波于传染病防控第一线,历经2013、2016年接种门诊大建设,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的表彰、奖励。同事们都说他已经功成名就、实至名归,而他却依然低调如初,尽职尽责,踏实认真。
徐鲁峰常说,“工作都是团队做的,自己没什么可说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件事努力。”面对九州体育记者的采访,徐鲁峰说道:“流调组队员的确不容易,应该让公众更多的了解他们、配合他们、支持他们。”
在行业内,他们往往被称为“医学侦探”。因为他们在对被调查人员的病史、去过的地方等信息进行访谈式调查时,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的环节。信息采集回来后,要对信息做综合分析,从一堆信息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甄别,辨别真假,辨别是否对流行病学调查有用。
流行病学调查并不只是简单的问话,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能在海量信息中排除混杂因素。徐鲁峰举例说:“比如曾有两个病例先后送检,经过系列摸排发现两个病例其实是有交叉的,如果不综合分析的话很难知道两个病例是同一个地方的聚集性暴露。”此外,流行病学调查还有一个难点在于被调查对象往往有14天的流行病学史,在询问时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
徐鲁峰每天绷紧了传染病疫情这根弦,24小时关注着疫情报告系统不断更新,时刻保持待命状态。经常半夜接到电话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防范疫情扩散。他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彻夜不归,挑灯夜战已成了常态。除夕夜,更是工作到顾不上吃一口年夜饭。虽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但在工作前,舍小家顾大家,吃住在中心,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眼睛常常布满血丝,也毫无怨言、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队里最忙的是他,最贴心的也是他。因为休息时间短暂,再加上流调通知经常来的突然,队员们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吃泡面啃面包。徐鲁峰担心他们营养跟不上,就从家里带来电饭锅,带来菜肉鸡蛋和各种面食,尽可能地给队员提供不同花样的伙食,还叮嘱同事在难得的休息时间一定要好好休息,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绝对不能抱着手机玩。在队员眼里,他不仅仅是严肃认真的科长,更是温暖平和的大哥哥。
徐鲁峰告诉九州体育记者,他非常感谢队员们,感谢他们的不辞辛苦,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全力配合。这些经历,对于他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参与了这场战斗,等到我们老了,退休了,谈起来一定还是热泪盈眶。”徐鲁峰动情的说道。
也正如徐鲁峰所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所有疾控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疫情仍未结束,战斗还在继续,加油!疾控卫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