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李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响应,组织动员全区广大退役军人,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冲在前、做表率,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战斗员,为抗击疫情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党员干部做表率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领导班子1月28日复工,全体工作人员严振以待。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压实责任。为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9日召开党组会,结合区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职责,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对防疫工作进行了分工,将责任压实到个人。
做好卫生保持和九州体育引导工作。安排专人每天对全局办公区域进行消毒灭杀,保障口罩、消毒水、洗手液、体温监测设备等,设体温检测区,每日对机关干部和来访者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造册,严格规范佩戴口罩,从外省返青的1名同事自觉居家隔离。
工作人员对办公区域消杀
测温区域
在疫情面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担当作为,2月2日向全区广大退役军人发出倡议,号召全区退役军人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舍身忘我加入抗疫一线,各条战线上的退役军人随之也积极响应,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成为默默无闻的抗疫逆行者。
主动请缨战疫情 九水街道侯家庄社区李鹏飞早在1月26日就提交请战书
虎山路街道玉堂社区退役军人张志勇的请战书
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退役军人高中起提交请战书及上岗照片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依然保持着军人那种雷厉风行的处事作风,疫情面前,他们迅速行动,冲锋在前,勇当疫情防控排头兵。
典型引路干劲足 他们有的日行3万步以至脚上起血泡,有的胳膊骨折仍不忘携妻执勤在一线,有的耄耋之年仍坚守夜勤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90后社工郝俊健日行3万步战斗在一线
湘潭路街道枣园社区退役军人毛明胳膊骨折后仍和妻子为社区执勤。
振华路街道退役老兵李松泉与范和鼎党龄均50年以上,以耄耋之躯参加巡防。在社区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们义不容辞,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看着这些近80岁的老人认真值守的样子,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说:“别看我们年纪大,但是身体好,在部队的时候我们要能打胜仗,退休了我们仍然要冲在前面,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作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最大的志愿者队伍,401北院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老干部、网格楼长、退休医护人员们舍身忘我,投入到抗疫前沿。
李村街道 爱满大崂老兵志愿服务队参与开放式楼院封闭管理工作
退役军人华成芳正在对小区进行消毒
李村街道退役军人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工作
从初八开始连续几天,大崂路社区党员、退役军人华成芳都早早来到社区,先是利用半天时间把辖区所有的楼座都进行了一遍消毒,后又为辖区的疫情防控出谋划策。为让居民少走冤枉路,他提出把每个路口封锁情况告知所有群众的建议被社区党委采纳,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称赞。为在疫情期间更好的进行外来人口、车辆的管控,大崂路社区对辖区内部分楼座内的通道进行临时调流管控,华成芳同志积极参与布网调流工作,和老兵志愿者们一起奋战在一线,他们一起拉网、钻孔等,经过几天的忙碌将社区楼座内的9处楼道通道施工结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的铮铮誓言”!
虎山路街道 疫情防控开展以来,虎山辖区22个社区的退役士兵,自愿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青年退役士兵积极参加,服从安排,退役老兵不甘示弱,老当益壮,他们冒着严寒无私奉献纷纷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虎山街道东望社区退伍老兵疫情防控为居民站岗
门岗执勤、单元楼栋张贴宣传注意事项、九小场所门头房张贴宣传,询问、登记、答复、测体温,每天认认真真的完成工作,不厌其烦,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的本色和担当,实现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
浮山路街道 退役士兵牛兆平值守进出小区人员体温测试
振华路街道 振华退伍军人转业干部齐上岗,管控辖区各小区进入人员并做登记
沧口街道 沧口街道公益性岗位参与疫情防控
兴华路街道 兴国路社区自带测温设备的退役军人王元纲
该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退役军人还有宋波、付帅、胡义成,社区有令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点上的党员先锋号。
东小庄社区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社区广大退役军人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配合社区开展入户走访、检测点排查、为生活不便的群众代购生活用品等工作。
退役军人们发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传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的本色和担当。
兴华街道 兴华退役士兵逄军,利用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区防疫情工作
兴城路街道 在看到社区发布疫情防控消息后,汾阳路社区退役军人老干部、党员王贞宝和刘世光两位老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加入防疫队伍,刘世光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放弃了休假,非常辛苦,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 他质朴却坚定的话为这场防疫持久战注入了一股坚定的力量。 “疫情在前,我们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社区退役军人老干部党员王贞宝说到。王贞宝同志今年已有76岁,是这次汾阳路社区疫情战役中志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志愿者征召发出后,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志愿者。
兴城路街道板桥坊社区对退役军人布置防控任务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自愿冲在疫情防治的最前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退役军人党员张建建说。
此外,该社区还有退役军人崔天义、王正延、隋宝松3名同志也在志愿者行列。
退役军人们发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传统,积极投身于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疫情防控检查站对进出社区的人员及车辆进行信息排查、体温监测等,确保群众安全。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的本色和担当。
楼山街道 楼山街道翠湖社区的老兵应急志愿队
从大年初一,翠湖社区老兵应急志愿队队员们便坚守岗位,每天拿着“移动小喇叭”向群众播报,并及时向群众解释相关防控知识,劝导居民安心在家过年,不拜年、不串门、不聚餐。甚至用上了快板、说唱等“土办法”。
湘潭路街道 枣园社区退役军人毛明胳膊骨折后仍和妻子为社区执勤。
统建社区的11名退役士兵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有力的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本色和担当。
他们深入到社区摸排调查社区返青人员情况,入户宣传防疫知识。
统建辖区共有8个执勤岗哨,每个岗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九水街道 九水街道庄子社区退役军人王国军、王业伟、王伟业、王佩安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在做好门岗执勤、单元楼栋张贴宣传注意事项等常规工作外,还不厌其烦的对过往行人进行询问、登记、答复、测体温,为生活不便的群众代购生活用品等。
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成立李沧区首支老兵医护志愿队
此外,还有米罗湾社区退役军人坚持部队优良传统退伍不褪色,始终以我是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国家出现疫情时踊跃报名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为小区居民守好第一道门。
他们的志愿者分别是:65岁的张思波,党龄40余年。党员解建泉,党龄22年。党员郭可涛,党龄20年。党员翟东伟,党龄20余年。党员杜立建,党龄17年。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的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份坚守与奉献为我们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增强了信心!
世园街道 捐款捐物献爱心 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虽不能身处一线,与病魔抗争,与敌人较量,但是他们积极响应退役军人局的号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踊跃捐款捐物,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合力保障后方粮草供应,谱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病魔的感人篇章。1月28日,区退役军人局紧急协调区疾控中心供给驻区海军某研究院3箱口罩。
2月3日,退役军人企业家姚玉茂主动联系兴城路街道,向一线防控工作人员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口罩、酒精等防疫工作急需用品,解了街道社区一线防控工作的燃眉之急;
2月4日,毕家上流退役军人服务站向区慈善总会捐赠防疫款326567元;
世园街道16名参战老兵捐赠200斤消毒酒精;
李沧区世园街道金水东路社区24岁退役军人曲宝田,在疫情发生后请战一线,一直坚守小区疫情检查岗位。在得知社区消毒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为我社区防控一线捐赠75%医用酒精120斤,用于社区抗疫防控消毒工作。
李沧区李村街道滨河路社区退役军人、党员姜涛同志捐给社区牛奶40件,大米40袋用于慰问抗击疫情的志愿者们。
九水退役军人王国军捐献84消毒液一箱。
2月5日,退伍军人刘同旭向世园街道炉房社区捐赠了4箱消毒洗手液。
龙川路社区世园美墅退役军人毕全德为社区送消毒慰问品。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出现在新闻中,一名名退役军人加入到请战的队伍中来,形成一面面旗帜。据统计,截止2月1日,参加疫情防控的退役军人已达684人。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头可断,血可流,只要疫情能够战胜。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如果有需要,我们退役军人始终在路上,为守护我们的家园而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