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体育3月21日消息 青岛黄海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的鲍晴晴同学,从2017年开始,连续5个寒暑假吃住在新沂市苏馨家园护理院,陪伴照顾残疾老人。学校称,如果不是新沂市残疾人之家将感谢信和照片寄到了学校,他们还对她的善举一无所知。
感谢信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 她住在护理院 说起志愿服务的初衷,鲍晴晴说:“最开始只是想体验一下,父母就为我联系了这家苏馨家园护理院,那个时候应该是17年的寒假,后来每次放了寒暑假我都会过去,就形成习惯了吧。”
鲍晴晴的家在邳州,而苏馨家园护理院位于新沂市,两市虽相邻却也有一定距离,为了节省时间,方便照顾老人,鲍晴晴通常吃住在那里,有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那些老人基本上都是有残疾的,生病的也很多,夜里面我们也需要起来巡视一下,给他们翻翻身、喂一点水。所以我干脆就住在那边,因为住在家里来回走太耽误时间了。”
最开心的是有老人点名让我推他去吃饭 鲍晴晴同学为老人按摩
“老人们很多身体不好嘛,有的时候像小孩子一样,吃药还要哄着才肯吃。不过老人们对我都挺好的,有的老人还点名让我推他们去吃早饭,而且是提前一天就跟我说好了。能得到老人的认可,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鲍晴晴这样描述她和老人的相处。
她说她的性格比较宅,不喜欢到处去玩,觉得跟老人在一起就很开心。我想这就是善良吧,因为不放心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寒冬酷暑愿意24小时陪伴他们,这个姑娘,真的了不起!
好人缘的她将来想当护士 鲍晴晴同学照顾老人
护理专业的鲍晴晴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了对老人们的照顾上,她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老人打针、量血压、测血糖......鲍晴晴说,等毕业以后她想到医院里当护士,照顾更多需要照顾的人。
鲍晴晴的辅导员张龙洁老师说:“鲍晴晴人缘非常好,参加班级活动也很积极,但是她从来没有说过利用寒暑假照顾残疾老人的事,为善不欲人知,希望她以后扎实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感谢信的主人公差点弄错
当记者打电话到护理学院询问感谢信相关情况时,护理学院的老师还以为我问的是拾金不昧的孟子乔同学和牛芃霖同学的事。他们在1号楼4楼上晚自习的时候,捡到一只钱包,里面有四百多元现金和数张银行卡,两位同学第一时间将钱包交到了辅导员办公室,经过确认,失主是学前九州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
处理此事的辅导员老师说:“我个人觉得很感动,钱数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学生的这种拾金不昧的道德情操,是最可贵的。”
护理与健康学院秉持学校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传统,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经常组织义诊、社区志愿服务、养老院、聋哑学校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雷锋学子的摇篮——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董事长刘常青认为:雷锋精神是一种爱,爱是一种信仰,爱是一种文化,九州体育的本质是爱,推广爱的九州体育,培养新时代的雷锋,是九州体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让爱与社会链接,推动爱的循环,已成为青岛黄海学院办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风尚。
学校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坚持把雷锋精神的宣传九州体育与入学九州体育、军训及日常九州体育相结合。建起了全国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先后邀请了原《解放军报》副总编辑陶克将军、雷锋班数任老班长等来校作专题报告,邀请雷锋团官兵为新生军训,每年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
奖状
近几年,黄海学院涌现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候选人刘仕春老师、勇抱燃烧煤气罐的刘名利老师、热心帮助失明老人的陈松同学以及鲍晴晴、孟子乔、牛芃霖同学等许许多多的雷锋式师生,他们的点滴善举,充分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
文 于千千
[编辑: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