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局深化“放管服” 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八项措施

2018-09-06 17:48   来源: 九州体育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九州体育9月6日消息 记者从市新闻办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贯彻落实全省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视频会议精神和青岛市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年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市规划局进行了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按照刀刃向内的原则,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次办好”实施意见》,力求通过各项改革措施为营商环境助力、让人民群众受益,用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店小二”的服务理念,争做推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市规划局新闻会现场



  一是规划成果与资料信息共享

  1、与社会共享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专项规划等法定规划成果,规划编制单位在市政府批准后十五日内,将规划成果移交市规划局,市规划局五个工作日内将规划主要内容在市规划局政务网站、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进行公布。

  2、与政府部门共享

  市规划局在市政府批准控规一个月内,将规划成果送交市土地部门和相关区政府,在正式申请规划条件前,可先依据控规成果开展招商引资、土地评估、收储等工作。

  规划、发改、土地等部门牵头编制完成的相关规划,及时纳入多规合一技术平台,由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使用。

  3、联审部门资料共享。

  市规划局将核发的建设项目许可证件等规划审批文件上传至市电子政务审批平台,与联审部门共享。

  4、地形图共享。

  在规划审批中使用的1:500地形图,由市规划局向市土地部门和相关区政府协调调取,作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无偿提供给建设单位。

  二是精简报建材料

  1、简化报建申请、统一报建标准

  将报建申请书、授权委托书等多书合一,在市规划局政务网站提供格式文本供申请人下载使用,市规划局各办理窗口使用统一的文本格式,确保审批服务事项统一、申请材料统一、办理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

  申请人上一环节已经提供的报建材料,后续环节不需再提供。

  2、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只需提供申请书、拟选址位置图。发改等部门支持性文件由规划部门从市电子政务审批平台调取(政务网上数据不全时,暂由建设单位提供)。不需要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3、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取得发改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后,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只需提供申请书;以出让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只需提供申请书、土地竞得中标通知书或土地出让合同。

  只提供土地竞得中标通知书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及时向规划部门报备。

  4、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只需提供申请书、土地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证图分离的除外),不再提供环保、安监等部门意见。

  5、城市道路、公共广场、绿地等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在办理规划手续时,可不需提供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

  三是简化前置要件

  1、放宽土地前置要件。除房地产权证外,土地划拨决定书、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用地预审意见均可作为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土地证明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取得用地批准手续。

  2、调改审批时序。不再将消防、人防、环保、安监等部门审核意见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要件。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办理消防、人防手续的,对审核意见涉及变更规划许可内容的,应当在审核完成后报规划部门申请变更。

  四是调减审批事项

  1、将项目用地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含市政管网综合)、室外环境设计、海绵城市设计专篇等合并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一并报审。规划部门只审查报审的材料及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对建筑平面不再审查内部平面布局。

  2、项目用地内的临时工棚,建设单位持相关材料向规划部门备案即可。

  3、对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出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可同时申领《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部门不再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4、推行建设项目竣工联测联验。

  按照市政务服务办的统一要求,制定建设项目验收标准,由中介机构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测绘,实行一次委托、一次收费、一次测绘,对规划竣工核实、不动产登记、消防、人防验收等出具一套成果,作为规划部门办理竣工规划核实手续的依据,实现测验合一。

  在未实行联测联验前,规划部门仍单独办理竣工规划核实手续。

  5、对建设单位更名、许可证延期及实行备案的事项即报即办。

  五是告知承诺、证图分离许可

  1、推行告知承诺。

  对九州体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项目、社会福利项目、工业物流仓储项目、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许可,规划部门将主要许可内容公示,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告知内容作出书面承诺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再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2、继续推行规划指标承诺制度。

  规划主管部门取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的规划指标核算环节,由设计单位严格按照规划条件要求进行设计并对设计内容及指标的真实性负责,建设单位承担指标审核的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出具规划指标真实、准确、有效并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的承诺书,规划部门只对设计指标结果进行符合性审查后作出规划许可,并在规划许可后对建设工程规划指标进行抽查。

  3、实行图证分离。

  建设单位可根据需要向规划部门申请先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报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部门将主要许可内容公示后,对报建材料齐全的,先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验线前报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对实行告知承诺制方式申请图证分离的,建设单位在申请验线10日前报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部门当场加盖告知承诺许可审批专用章。

  六是实行网办通办

  1、规划部门通过“青岛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大厅等,将全部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咨询、网上预审、网上申报、网上办理,提供证件邮寄送达服务,实现“零跑腿”。

  2、推行全城通办。申请人选择到窗口办理的,可以不受项目辖区限制,就近到规划服务窗口进行项目报建和取件,满足“就近、便利、高效”办事的需求。

  七是设定规划服务管家

  1、设立企业管家。由市规划局领导担任国家、省、市重点企业及“独角兽”等企业的服务管家,主动协调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划事宜。

  2、设立项目管家。按照“有需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规划部门安排工作人员担任项目管家,提供“保姆式”服务,指导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的编制设计,专家评审和批前公示,向上级部门的报告备案等前期工作。

  八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1、实行分类监管,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对承诺许可的项目,实行全过程随机抽查。发现违反承诺的,规划及相关部门采取责令限期整改、行政处罚、撤销许可等措施予以纠正或惩戒,并纳入全市企业诚信系统。

  2、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在监管中发现失信的建设单位及设计、测绘等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取消告知承诺资格。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统一报建标准,明晰审批要件,提前完成方案的技术审查和优化,及时化解建设项目社会不稳定因素,避免建设单位多头跑、来回跑,实现规划各审批阶段能够“一次办好”。

  记者 宫昌乐 实习生 高哲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