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改变贫困 发展原生态旅游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8-03-26 08:4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欢迎欢迎,快家里来。”近日,记者来到费县大田庄乡牛岚村,“牛岚人家”民宿的“陈管理”把记者当成了游客,娴熟地往里让。

  “陈管理”名叫陈旭,今年38岁,是牛岚村124个贫困户之一。眼瞅着村里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外出打工了,陈旭却“反弹琵琶”,应聘上了村里今年新改造的5间民宿的服务员,成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大链条中的骨干,村民都称呼他“陈管理”。

  年纪也不大,咋“混”成了贫困户?“家里有身体不好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媳妇还拉扯着两个小孩,山上倒是有几亩地,路不好山楂果运不出去,价格也不行,一年到头弄不出几个钱来,日子过得紧巴巴。”谈及之前的贫困,陈旭一脸无奈,“看着别人出去打工也动心,但走不开啊。”

  陈旭的生活从当上“牛岚人家”民宿的管理员开始发生变化。

  “民宿特别是高端民宿正成为旅游经济新风口,发展具有沂蒙山风格的民宿是个方向。” 韩恩元是临沂市旅发委驻牛岚村第一书记,去年3月驻村后,他发现这里花香林密,空气清新,不仅有老虎洞等自然景观,还有孟良崮战役阻击战所在地旗杆山等红色景点。但由于地处偏远,村民守着好资源却没有摆脱贫困。

  在脱贫攻坚战中,费县发挥旅游产业带动力强的特点,把包含牛岚村在内的11个村庄列为全县旅游扶贫重点村。抓住这样的机遇,韩恩元协调专家帮村庄编制了旅游扶贫规划,发动村民建设完善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决心用“美”来改变贫困。

  韩恩元盯上了村里那些风格独特却已荒废的民居,然而,他的计划刚开始就遇到了波折。

  “刚开始村民都不懂,即使房屋荒废了,也不愿意改造。”陈旭当初也不理解,“厕所修到屋里,算个啥?”

  为了扭转村民观念,韩恩元和村支部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分批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到外地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还得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推动他们动起来。韩恩元积极争取市县各级投资140万元,修路、加固塘坝、建光伏发电、打井通自来水、安装路灯、整修胡同、整治村庄环境……经过这一番“动作”,村民真实得到了实惠,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民宿建设也顺利推开。

  年5月,整修一新又保持沂蒙风貌的“牛岚人家”民宿开业,主打“原生态”。民宿随之打出招聘管理员广告,在街坊邻居的观望中,一直琢磨着机会的陈旭却动了心,既不耽误种地,又能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于是毛遂自荐当了管理员。

  民宿生意渐好,“管理员”也俨然成了村民眼热的好差事,“已经好几户村民找到村里,要求把自己的房子也改造成民宿。”陈旭开始庆幸当初自己的“好眼光”。

  陈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干管理员一个月约2000元工资;因为路通了,山楂价格从去年的1元1斤涨到了1.7元,再加上游客采摘,5亩山楂共收入1万多元;媳妇闲余到村里的旅游扶贫车间打工,干一天就是100元收入,“今年脱贫铁定没问题!”

  “目前民宿是搞起来了,但知名度还不高,地方再好人家不知道。”让韩恩元苦恼的还有5间民宿数量太少,游客一多就住不下,影响了旅游扶贫带动作用的发挥。

  在牛岚村村边省道口,记者看到,一处占地8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年底前就能完工,这是个“招牌”,也能更方便游客。

  村里还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1000万元进行村旁紫荆河两岸综合治理,打造长7公里的步游道。韩恩元告诉记者,“项目基本定了,建成后山上的美景就可以串联起来,也方便游客采摘,增加农民收入。”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