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在村口的“帝一铭大道”石碑。(受访者供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耿方辉
“这原来是周边最孬的路,现在已经成了最好的路。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还为周边两个村提供了便利。”看着竣工不久的新路,临沂市兰陵县尚岩镇杨套村村民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一路通,百业兴”,行路之难一向是困住村民致富的“锁链”。2015年2月,省派第一书记、半岛都市报社副社长杨国祥到任杨套村,从带动群众增收与修路两方面开启致富大门。在青岛“帝一铭”海参捐助下,“帝一铭大道”已经顺利竣工,成为村民走向致富路的康庄大道。
石碑背面镌刻感人故事 每一位进出杨套村的人都会在村口看到这样一块石碑,正面写着“帝一铭大道”,背面的文字则镌刻着一段感人故事,“公元二零一六年十月,吾村整修出入道路,遇资金短缺之瓶颈,半岛都市报社挂职第一书记杨国祥竭尽所能、多方筹措。青岛帝一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炜慷慨解囊捐赠三十万元。尚岩镇党委政府亦出资出力、共筑大道铺就。饮水思源,德扬善弘。冠以路名、长念懿行。是以记之。”
“这条路是进出杨套村唯一的路,附近村的村民出入都要走这条路。当时,真的是非修不可。”提起这条路,临沂市兰陵县尚岩镇杨套村党支部书记杨元明激动地说,“晴天,车辆一过扬尘四起;雨天,连泥带水难以行走。村民骑电动车都经常摔倒。”
这条路限制了村民的出行,也锁住了村民致富的出路。“第一书记杨国祥带领我们兴建了养殖场,养羊、牛增收致富。路不好,东西也运不出去。如果只修水泥路,很快就会被大车轧坏,只能修柏油路。”杨元明表示,多年来,村民盼望村里能把路修好。
可资金问题困住杨套村很多年,“在第一书记杨国祥的积极筹措下,修路之举才得以提上日程。”在这个过程中,爱心企业慷慨解囊,青岛帝一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炜得知后立刻决定出资30万元,并在第一时间将钱打到账上。这条爱心路也因此被村民称为“帝一铭大道”。
通行困难质变“内通外联” 2017年3月,随着村民的欢呼声,“帝一铭大道”纪念碑正式落成。2.5公里长的出村路和1.5公里长的三条村内道路全部竣工通车。
“大柏油路,质量好,舒坦。”杨元明自豪地说,“这可是附近最好的路。”崭新的柏油马路笔直平坦,一直延伸至杨套村村民家门口,这标志着杨套村真正实现了村镇的“内通外联”,不仅杨套村的600多位村民将直接受益,也为周边马套村、戚套村提供了方便。
目前,杨套村拥有养殖厂房12亩130间,采用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集中管理分散养殖,还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开始增收致富。便捷的交通提高了特色产业的附加值,让杨套村的农特产品得以远销,“帝一铭大道”成为村里输血造血的主动脉。
“帝一铭”构建爱心朋友圈 帮扶贫困村、资助贫困儿童……从事公益活动对于孙成炜并不是第一回。早在2012年,临沂市苍山县南桥镇任桥村急需安置路灯,资金遇阻,孙成炜得知后出资15万元帮整个村子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点燃了这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夜生机”。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却是无限的。”身为微尘基金理事的孙成炜表示,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加入微尘这个大家庭,从而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同样,孙成炜也以这种情怀打磨“帝一铭海参”。帝一铭海参牧场坐落于青岛美丽的崂山青山湾,作为青岛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帝一铭海参保持了企业产品与服务23年零投诉。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