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报道
本报4月20日讯 近日,省人社厅召开全省职称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对职称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山东将继续深化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职称改革,5年内完成全部系列的改革任务,形成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上,健全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山东还将畅通非公领域人才评审通道,凡在山东省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同的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人才平等享有职称评审待遇。下一步,山东将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逐步将高级评审权限下放到设区的市,积极开展单位自主评聘,逐步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制度。
据了解,去年8月底,青岛市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下放了职称评审权。在原有四个高级评审委员会的基础上,新增基层卫生技术职务资格正高级评审委员会和基层卫生技术职务资格副高级评审委员会、会计专业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三个高级评审委员会,并首次承接了会计类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
同时,开展将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至区一级试点。青西新区作为山东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去年,青岛授权青西新区组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新区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技术和中小学教师职称中级评审工作。
初级职称评审权限则实现全部下放。将原来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评审的技工学校教师和档案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下放至各区(市)人社局、市直单位、市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分别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评审。
在畅通非公领域人才评审通道方面,岛城也先行于去年的改革实施了相关政策。同时,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兴社会组织参加职称评审,使符合条件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够顺利申报、及时知晓信息。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