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勇
为了让孩子顺利、便捷获得参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一些家长花钱买论文、买专利,这些行为本身显然背离和伤害了自主招生看论文、看专利的初衷和目的,也损害了高校自主招生最基本的公平原则。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从往年报考情况看,不少名校会为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开绿色通道,专利证书是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重要“敲门砖”。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不少高中家长收到“专利转让”的小广告,一些机构动歪脑筋,家长只要花点钱,现成的专利能转到孩子名下。更有甚者,拿别人的创新项目以考生的名义申请,号称“不会留下痕迹,高校也查不出来”。(2月14日《扬子晚报》) 从2003年开始,国内名校尝试自主招生,目的就是要打破现行高考体制下的唯分数论的弊端,为具有学科特长或特殊创新潜质的高考生多提供一条升入高校的渠道。
在自主招生中,将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证书等作为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重要“敲门砖”,这本身并无不妥,也无可厚非。一方面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在中学阶段就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取专利证书,应当说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们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按照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设计,高中毕业生即便发表了学术论文或获取了专利证书,也只是获取参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并不等于他们就一定能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录取时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因为如果考生没有真才实学的话,很难在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中顺利过关。
但即便如此,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便捷获得参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不是想着让孩子凭借能力,花心思创作学术论文和发明创造,而是花钱找枪手代写学术论文,并通过支付版面费方式以孩子名义发表学术论文,以及购买他人的专利证书或发明创造项目。这些行为本身显然背离和伤害了自主招生看论文、看专利的初衷和目的,也损害了高校自主招生最基本的公平原则。
要打消家长和学生买论文、买专利的心理,关键是高校必须细化看论文、看专利的条件和要求,让家长和学生没有捷径可以走。首先,不管申请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生规模有多大,高校都必须认真审核学生提交的每一份证书,避免作弊。其次,高校在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要加入对学术论文、专利证书的答辩考核环节,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让买论文、买专利的学生没有办法蒙混过关。再者,提高对有买论文、买专利行为的学生的处罚力度,不仅要取消其参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而且有必要直接按照高考作弊行为论处。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
/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