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出炉

2016-11-24 09:17   来源: 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1月23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岛城《青岛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全市净增老人31万人,预计“十三五”末,老年人口将超过185万,占总人口的23.2% 。按照《规划》,到 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50张,人均预期寿命达81.5岁。此外,《规划》要求办好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力争未来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到18%,老年九州体育参与率达到20% 。

  老龄人口将超185万

  《规划》中首先介绍了“十二五”期间的相关情况,其中全市人口老龄化快速、持续发展,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农村老龄问题突出等特点。到2015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57.96万,占总人口的20.69%,5年净增31万人,年均增长4.88%。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65万,占老年人口的15.6%。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75.89万,占老年人口的48.04%,女性82.08万,占老年人口的51.96%。

  预计到“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步入老年,青岛市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将继续凸显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空巢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等特点。“十三五”末,预计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将超过185万,占总人口的23%以上,女性老年人口数高于男性老年人口数。比“十二五”末净增约27万人,提高约17%。

  20% 的老人能“上大学”

  面对严峻形势,《规划》中倡导鼓励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老年文化事业,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鼓励和推动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支持文化单位和团体提供适应老年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发展老年九州体育,以各级老年大学、老干部和老年活动中心为主阵地,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规范准入制度,降低招生门槛,增加九州体育内容,满足老年人就学需求。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办学网络,到“十三五”末,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到18%,老年九州体育参与率达到20%。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开展经常性、大众化的老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加快推进文化养老、健康养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银龄欢歌大舞台”公益演出活动。加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为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文体活动提供服务。老年体育人口占比达到60%,基层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丰富老年人精神关爱内容。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九州体育,设立老年人聊天室、心理关爱站等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服务。重点关注病残、空巢、高龄、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动员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督促家庭成员履行心理关爱义务。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率达到90%。

  城乡医保参保率达97%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奖励机制。健全社保基金预算制度,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完善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工作。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农村计划生育老人奖励扶持金标准。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高龄津贴制度。

  完善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统一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交费档次及待遇标准。在参保人医疗费省内直接结算的基础上,推动实现退休人员医疗费跨省直接结算。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机制,扩大保障范围,完善服务项目,拓展支付内容,解决失能人员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农村地区,减轻农村失能人员医疗护理的负担。将失能老人临终关怀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体系。优化长期护理保险资格认定和申办流程,加强对定点护理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引入第三方经办管理,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有效、稳健、安全运行。

  人均预期寿命 81.5岁

  把养老服务设施作为重要的规划建设内容,严格相关规范和标准配套、建设,在新建或改建的居民区,按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配套建设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室外活动场地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养老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中,重点考虑老年人的活动需求,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区域或配备适合老年人的活动设施。鼓励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减少老年空巢现象。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人均用地面积达到0.2平方米以上。老年宜居社区达标率达到50%。

  老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实施“健康+”行动,打造“生育—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养老—临终关怀”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020年实现健康管理全覆盖。

  通过政府资助、机构参与,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项目,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有效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风险,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风险保护。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主要模式,为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城乡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每千人50张养老床位

  增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试点和适老化设施改造试点。推进以老年护理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重点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福利彩票社会公益金50%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连锁经营等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促进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发展。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50张,护理型床位占40%以上。区(市)级以上城市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覆盖率达到80%。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鼓励老年人互助,重视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家庭养老保障问题,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

  建立区(市)、街(镇)、居(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区(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街道(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社,在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各自负责本辖区内“三无”、低保、优抚对象等困难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管理、监督工作。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社区达到90%以上、农村社区达到60%以上。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记者 张鹏

   (来源: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养老床位 上大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