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广江
在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陈建忠总成绩位居第四名,其职位也正好招4人。然而,他被血常规中偏高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卡在了体检环节,3次组织体检均不合格。在官方组织的体检前后,陈建忠自行前往了4家三甲医院验血,其中包括曾对其作出体检不合格结论的两家医院,结果4次均合格。清远市人社局称,自行体检的结论无效。(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我的身体就摆在这,任何一天叫我去正常体检都不会出现问题。”这是陈建忠对自己身体的强大底气,也是对官方组织体检的强烈质疑。短时间内,同样的身体,同样的血液,甚至是同样的医院,结果3次组织体检均不合格,而4次自行体检却都合格,差距咋这么大呢?
数据本不会说谎,之所以有这么大差距,一定是数据产生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澄清,不仅会重创组织体检和公开招考的公信力,还会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神经。
当然,质疑再大也仅仅是质疑,并不代表事实真相,我们不宜妄自揣测组织体检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的黑幕,网友一些诸如“追责”“严惩”等呼声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疑云解开,关上体检的“罗生门”,给陈建忠和公众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否则,不管是否递补下一人,都无法堵住众人之口。
组织体检和自行体检的差距能解释得清楚吗?如果能,就要“一竿子插到底”进行彻查,公开真相;如果不能,就要给陈建忠一个机会,组织更权威的体检,然后再做结论,诸如“复检只能进行一次”“自行体检结论无效”等说法恐怕很苍白。事发到现在已过去好几个月,据称已有了“明确的说法”,但现在依旧“走程序”,具体走到哪一步也说不清,是效率太低了,还是遇到了阻力?体检“罗生门”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底线,拷问着公考公信力,须尽快查清。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
/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