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最美家庭颁奖仪式现场。记者 张伟
儿媳十三年如一日伺候患病公公,端屎端尿;丈夫去世,自己一个人九州体育双胞胎女儿;夫妻环卫工,捡到万元现金交还失主……10月28日下午,李沧区“最美家庭颁奖仪式”举行,对教子有方、孝老敬亲、情系国防等五组共90户最美家庭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这些获奖家庭的生活点滴和感人故事,生活中透着感动,平凡中透着伟大。
把公公当成亲爹照顾 李俊萍家住沧口街道振北社区,她与丈夫郭正奎今年都已56岁,夫妻俩现已退休。李俊萍告诉记者,从结婚开始,他们夫妇俩就和公婆生活在一起。2002年,当时84岁的公公查出患有脑血栓,走路非常困难,上厕所成为了一个难题。“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公公的床边放了一把高度相同的椅子,这样公公从床上稍微挪动位置,就可以坐到椅子上大小便了。”李俊萍说。2003年冬天,趁儿女不注意,公公自己拄着拐杖去卫生间,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导致髋部骨折。从此,只能一直躺在床上。
有一次,公公拉在床单上,公公哭着说:“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活着净给你们添麻烦!”李俊萍回答道:“别瞎想了,你活着就是我们家的主心骨。”一次,公公多日没解大便,憋得满头大汗,疼痛难忍。李俊萍就用手抠着干粪便,解除公公的痛苦,公公当场放声大哭:“孩子,你就是我的亲闺女啊!”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曲翠玉是青岛石化茂祥液化气有限公司员工。2001年,夫妻俩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曲翠玉告诉记者,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们发现,老大还好,老二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治疗,孩子的病总算稳定住了,只等着孩子年龄大点儿给她做手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春节,曲翠玉的丈夫查出脑病。经过一年住院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那一年孩子才5岁。丈夫住院的日子里,曲翠玉每天早早起来,收拾好家里的一切,把孩子们送去幼儿园,再去上班;中午趁吃饭时间去医院照顾丈夫;午饭后,抓紧时间赶回单位上班;下班后,去幼儿园接着孩子直接去医院,晚上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带两个孩子回家。身体的疲倦已经很难坚持,精神的煎熬更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2009年9月,丈夫离开人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和婆婆。平时,曲翠玉没时间去接孩子,孩子小学就开始自己做饭了,妈妈晚上下班回家晚,一推门,孩子们就把饭菜摆到桌子上,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环卫工捡万元还失主 今年41岁的马井荣和丈夫刘景钦是李沧环卫的环卫工,两个人从8年前来到青岛,就一直从事环卫工作。刚来青岛的时候,马井荣的儿子还在上幼儿园,现在已经在青岛61中上初中了,去年女儿又出生,为了照顾女儿,她把婆婆也接到青岛,现在一家五口人租住在小套二房子里,虽然很挤,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3年,夫妇俩还做过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马井荣说,当时丈夫在马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1万元现金,丈夫也没多想就把钱包交给了派出所民警,后来民警根据钱包里的身份信息,找到失主。“我们当时也没动心,心想如果失主找不回这1万元,可能会急坏的。”
这么多年,马井荣感觉最对不起的是孩子,孩子上到初中,她和丈夫只带孩子去了一趟动物园,连五四广场都没去过,希望能有时间多陪孩子出去玩玩。
记者 张同顺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