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对这只貉很喜欢。 记者 高绪亮 摄
半岛都市报8月8日讯(记者 韩小伟 实习生 叶宏伟) 8月8日,有市民看到一只“狗”在河里游,但它长得又像狐狸,即使路过的老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经过动物园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这是一只貉,通常称为貉子。
8日上午,市民毛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他们在河边抓住了一只奇怪的动物,但没有人认识这是什么。记者随后见到了这只小动物,它趴在地上就像一只瘦弱的小狗,重约3斤,体长40厘米,皮毛十分浓密且细长,呈黄褐色,身上有条纹。它害怕时,能够发出猫一样的尖叫声。
毛先生说,8日上午,他开车载着13岁儿子和11岁小外甥一同来到城阳一条河边
钓鱼,水中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的小外甥以为是野鸭子,就跑过去看,只见一个既有点像狗又有点像狐狸的小动物在水里扑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毛先生用渔网将这个小家伙网住,并拖到岸边。而路边很多市民也凑过来观看这“稀罕物”,但就连附近的老人也不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我们把它带回家后喂它鱼吃,它也不吃,不过后来喂它苹果、葡萄,它吃得很香。”毛先生说道。
接着毛先生和记者带着这只小动物一起来到了青岛动物园。“这是‘一丘之貉’这个成语中的貉,动物园里就有这种动物。”据了解,貉别名貉子、狸子、狗獾子等,属食肉目犬科的一种珍贵毛皮动物。工作人员介绍,貉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它杂食鱼 、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平时见到它,要是没有受伤的话就可以不用管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对这只貉进行检查,接下来再根据其情况进行放生或者其他方式处理。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