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路上又晒上了麦子,行车真不方便。”6月8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随着小麦的收获,又有不少麦农将收获的小麦搬到马路上晾晒。记者当天走访看到,在文化路、青岛南路等地均存在“麦子上路”的现象 ,有的麦农还直接将没有脱皮的麦穗放在路中央等待车轮的碾轧。不少途经的市民表示,“本来就不是很宽的马路被占了一半,挺危险的。”
■现象马路成了“晒麦场” 6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民反映的文化东路路段,在李家疃大桥底下,有一位麦农将麦子晾晒到了马路上,占据了一个车道的位置。继续往东走,发现文化东路东端马路上晒麦子的现象更为普遍。记者注意到,在不到 1000米的路段,就有6处马路上晒麦子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麦农还将没有脱皮的麦穗直接放在了马路中央,等待来往的车辆碾轧脱皮。这样一来,来往的车辆只能选择绕行,车道变窄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隐患。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青岛南路、香港路等路段发现 ,这里同样存在马路上晒麦子的情形。记者看到,原本能顺利通行四辆轿车的马路,被晾晒的麦子占去了一大半。在香港路路段的公交站牌附近,由于路边被晾晒的麦子所占据,公交车只能远离站点停靠。
除了城区周边,记者走访几处乡镇看到 ,
莱西境内的国省干道靠近农村的道路都成了“晒粮场”。
■影响路上行车小心翼翼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由于马路上晒上了小麦,车辆行驶小心翼翼。“本来道路就不宽,再把麦子往路上一摊,基本上就没地儿行车了。”骑着电动车经过文化东路的市民李女士说,因为路上晒了麦子,路面比较滑,所以骑车经过时,都格外小心。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车闸一刹很容易摔倒。
在香港路上,一位正在等车的市民告诉记者,马路就是行车的地方,不是晒粮的地方,路上晒上粮食,骑自行车的市民和行人只能行驶到机动车道上,机动车道也变窄了。这样开车的人经过的时候刹车都来不及,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村民马路晒麦子也很无奈 麦子丰收以后,放在马路上晾晒,这也成了每年麦收时节的常见场景,那么为什么麦农非要在马路上晒麦子呢?一位正在马路边休息的麦农告诉记者,柏油路面吸热快,温度上升快,路面温度很有利于小麦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样小麦干得快,可以卖个好价钱。
对于“在马路上晒麦子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几位麦农向记者表示,他们也知道马路上晒麦子有危险,但是也是没有办法,因为现在家里也没有地方晒麦子,收了的麦子根本不知道晒哪。
“我们也知道这样会给别人带来不方便。但是,如果麦子收了以后不抓紧时间晒,就怕有影响,所以就占了马路,一般天气好的话,也就三四天的时间就晒完了。”一位麦农说道。
另一位市民也表示,现在除了马路,也难找出光照好空间又大的地方,在马路上晒粮食也是迫不得已。
■建议提供专门场所晒麦子 如何看待麦农在马路上晒麦子?应该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表达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今年70岁的市民李大爷对记者说,每年的麦收都是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对农民很重要,收获的麦子如不及时晾晒就可能发霉或发芽,加上时下农村用地紧张,大多都没有专用的打麦场,自家的院里又很小或背阴多,可以选择晾晒的地方不多,他认为,在这个季节应该提供一下特殊的便利。
月湖小区的市民张先生说,现在路上晒麦子对行人和车辆影响很大,希望这种现象能少一些,这样行人和车辆能更安全一些 。对于晒麦子的行为,他也建议在村里或马路外的空地,如村内活动的小广场等开辟场地,供村民晒麦子。
对于马路上晒麦子的行为,记者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注意到 ,其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在公路上晒麦子一旦引起车祸,主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交管部门也提醒为了安全不要在马路上晒麦子。
文/图 记者 王坤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