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收2万至5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大规模、有组织的
高考移民案件背后,存在一个涉及重庆、河南、山东等多地的利益链条:有人负责宣传招生,有人负责办理户籍学籍,有人负责打点关系。一名河南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高考移民最猖狂的时候,河南南阳油田街道上有学校公开打广告招生参加异地高考,当地每到高考前就会有数百名学生因参加异地高考突然消失。
本案中,王本善就是负责宣传招生的利益链上线。河南南阳籍学生李婷(化名)说,早在2008年左右,家长就听说周围有学生通过南阳油田退休职工王本善的运作,成功在重庆高考并且上了大学。2011年初中毕业时,李婷的父母就找到王本善,交了 2.6万元报名费办理在重庆高考资格 。开县敬业中学一名老师透露,如果有可靠渠道,每个学生收2万至5万元,挣钱非常轻松,由此催生了王本善这样专门以此敛财的“职业代理人”。
而何小小就是在高考移民考试地协调办理户籍、学籍和打点关系的“总代理人”。据参与调查此案的开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方敏介绍,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何小小利用中职学校可以在异地招生的政策空当,让河南籍学生报考开县的中职学校,在户口迁移后退学,又利用自己父亲是敬业中学法人的便利,为学生办理敬业中学高中阶段学籍。何小小与王本善一个负责招生,一个负责办理异地高考相关手续,事成后五五分账。何小小在此案中涉嫌非法获利130多万元,王本善实际获利60多万元(因有学生家长未结清报名费)。
在学籍、户籍问题解决之后 ,高考报名审核就是最后一关。据开县部分高中教师透露,每年全县高考报名人数根据在校生人数其实相对固定,不管何小小等人如何运作将报名材料坐实,如果不打通招生办的环节,也没办法大规模通过审核。
本案爆出后 ,开县招生办主任张义坤被纪委带走协助调查。据开县教委副主任肖劲忠介绍,纪委对张义坤立案调查的通知已经下发给开县教委,具体涉案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高考移民四大新特点 记者调查中发现,重庆市开县这次有组织高考移民案件折射出当前高考移民的几个新特点。
——利用大中专、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将外地人身份“漂白”。由于高职、中职、技工类学校可在异地招生,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可以转户,实际上通过合法手段为外地学生取得了当地户口。
——私立学校“空学籍”成为高考移民“借壳”重灾区。开县某中学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都不高,九州体育资源匮乏,面临招生难,存在大量空学籍。同时,由于不占用公共资源,许多地方对私立学校的日常管理较为薄弱,为一些私立学校利用空学籍敛财提供了可能。
——高考移民有向重庆等高校资源丰富、高考录取率较高地区蔓延的趋势。开县部分中学老师说,以前高考移民政策较松的时候,高考移民首选青海、甘肃、新疆等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地方。现在随着政策趋紧,高考移民开始选择重庆等高校资源丰富、高考录取率较高的地区。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政策被误读和利用。2012年重庆颁布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规定在重庆市普通高中就读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具备三年完整学籍,其父母一方在重庆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住所,即可在重庆参加高考,无户口和社保纳税门槛。专家称,一些政策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成为误导学生家长、宣传招生的口号。据新华社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