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者常参与多起案件 据民警介绍,涉及投资
担保公司非法集资案件的人员,在职业构成上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个体企业主、公司职员甚至政府工作人员。
“年龄构成普遍偏大,多为中老年人。因为这个群体相对拥有闲余资金,而且社会关系比较多。”民警说。特别是在一些城郊结合部,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让很多人手中拥有闲置的资金。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投资担保公司的利息比在金融机构存款高得多,而且现在投资股票风险太大,投资房地产时间太长,投资钱币、邮票等专业知识又不够,不少民众将闲资转到有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部分人参与到多个非法集资案件中,成为一个食利阶层。”
据办案民警称,这部分人具有非法集资的经验,一般会在非法集资案发之前将资金撤出,但是他们拉拢了更多人参与非法集资。据了解,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将对非法集资案件中的违法人员设立黑名单制度,对其参与金融活动采取一定限制。
“对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涉及金融办、公安、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诸多职能部门的管辖,这需要一个联动机制。”褚洪泉说。
投资渠道窄钱该往哪放 受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知识储备、投资渠道等诸多因素影响,投资形式的选择困难普遍存在。
手攥2000万只能存定期 由于合作的钢企亏损,林先生在济南经营多年的特种气体运输企业受到极大牵连,他想转行,先后考察了餐饮、零售、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有的(行业)不熟 悉,有的(项目)不合适”,至今仍没有找准转行方向。
林先生坦言,他多年攒下了2000万元资产,绝大部分是现金, 但自己对理财一窍不通,绝大部 分资产只能在银行存定期,相比运输行业兴盛的那些年,定期存 款的年收益让他觉得很不划算, 但又不知道钱还能投向哪儿。
“宝宝”收益下降 炒股又亏了 30岁出头的济南市民王欣在 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丈夫在国企, 每月收入除去还房贷还剩两三千 元。去年底王欣发现了余额宝这 个“理财神器”,就把银行账户的3万块钱转了进去,最近余额宝收益率下跌,但每天还能有五块钱的收益,“只要它的收益率能高出 活期存款10倍,我的工资还是会 转到余额宝里。” 王欣在前些年买过股票、基金,奈何炒股亏了一笔,就再不愿碰了,“余额宝收益虽然不高,但现在没有更好的渠道。”
担心上当 只敢存银行 65岁的济南市民成荣宝几年前就攒够了50万元的养老钱。“这些钱我全部放在银行存成定期”,成荣宝说,现在养老金到账后,除了取一部分日常开支,剩下的等凑够1万就马上转定期。成荣宝说,社会上的理财方式看上去不少,但老年人对这个宝那个金不了解,怕上当。把钱存在银行,利息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安全。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