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景点路线、周边公交怎么坐、寻人寻物……
世园会志愿者在忙碌中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昨日,世园会进入正式运营第7天,人流量大幅度增加,不少志愿者服务站每天为千余名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志愿者、问询人员、安检人员,都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迎接五一小长假游客高峰的到来。
老人走散志愿者伸援手 据了解,目前世园会中的大部分志愿者都来自青岛科技大学和恒星职业学院,以及七彩华龄等组织的志愿服务人员,4个人构成一个志愿服务站。他们在4月1日就已经入园,并且经过近两周的集体培训后,正式上岗,为大家提供服务。
昨天,记者走进三号门时,看到离门口最近的站点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围在这里询问,记者也凑上前去,听到很多游客都在询问中华园的位置,并且向志愿者索要园区地图。志愿者们悉心向他们指引方向,并且告诉大家该如何乘坐电瓶车,为一些游客规划他们的最佳路线。
志愿者告诉记者,几天前,他们在站点看到一位双手颤抖的老太太,她原地不动,前后张望,无奈的表情让志愿者疑惑,他们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跟儿子一起来游园的,但是却找不到儿子了,也不记得儿子的电话号码。志愿者们立即到旁边的广播站发布了寻人信息,很快,老人的儿子听到广播后在三号门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最北端站点也不清闲 位于主题馆附近的站点是本次志愿者站点中最北端的一个,他们的接待量每天也达到了400人,一点也不清闲。就在昨天,这个站点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游客。这位老年人来自东北,自己的女儿在青岛上班,她给母亲买了票让她来游玩。可是这位母亲患有类风湿,走的时间长了就会腿痛,而且老大妈说的东北方言他们听不太懂,只知道她下一站是国际园。志愿者们见此情形,扶着老大妈一步步“挪”到了国际馆。
每天早上,志愿者们都会跟着学校的专车来到园内,七点多钟到岗,经过简单的卫生清扫,将自己站点需要用到的物品准备好,如果导览手册不够用,他们就要到最南边的总服务中心领取,记者算了一下,这段路程乘车就要十多分钟,并且全是上坡,走上一趟也很辛苦。
他们在用心付出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张超同学说,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知识和各国的文化历史,更学会了团结、包容的精神。平日,他们最多的是解答大家询问的路线问题,但是有时候有游客从网上下载了非官方的攻略,并来站点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提供的只是大会专门制作的手绘导览图,没有个性化的攻略,有的游客会不满意,为此他们也很受挫。当遇到一些自己站点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服务站点就会向最近的游客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尽量解决游客的问题。
志愿者丁一鸣说,他们将用自己的微笑与汗水,迎接八方游客。记者也看到,他们的站点有一本小小的本子,上面画满了“正”字,询问后得知,这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站点的服务量,昨天下午,丁一鸣的站点就接待了515名游客。志愿者张淑萍告诉记者,他们还有一本大本子,记录自己站点的工作日志,并且准备了便利贴,让游客将自己的感言留在站点,留在这个他们用心付出的家。
记者 陈珂 实习生 武梦佳 摄影报道
相关专题:
2014青岛世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