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体育4月16日消息 为对未成年犯进行跟踪帮教,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使他们改过自新,2012年11月,
胶州法院和胶州妇联联合4位有爱心的女企业家,建立了未成年犯
爱心帮教基地。爱心帮教基地就近接收被判处管制、缓刑的未成年犯进入企业工作,由企业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帮教。截止到目前,先后有16名未成年犯进入基地接受矫正,现已解除矫正14人,均重新回归社会,没有再发生违法犯罪。2014年4月16日,青岛中院在胶州召开女企业家爱心帮教基地经验推介会,在全市法院推广胶州法院的做法。
法院联合企业成立爱心帮教基地 据胶州法院少年家庭审判庭庭长刘红介绍,2012年胶州法院与市妇联联合在胶州四家企业设立女企业家“爱心帮教基地”,对被判处管制、单处罚金、宣告缓刑的少年犯开展安置和帮教工作。截止到目前,先后有16名未成年犯进入基地接受矫正,现已解除矫正14人,均重新回归社会,没有再发生违法犯罪。
推行无缝对接确保移送到位 据了解,对于被判处管制、缓刑的少年犯,不论是否是胶州本地籍,只要犯罪主观恶性小,认罪悔罪,服从管理,能够自食其力,适合在爱心基地接受矫正,法院在做好法制九州体育和判后释法的同时,办案人员亲自把少年犯送到基地,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少年犯在办案法官和女企业家的当面,办理移交手续,签署保证书。
表现良好可揭去前科“标签” 并且建立帮教档案,将未成年犯相关情况记录在册,便于帮教法官及企业中帮教负责人及时发现帮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教经验,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奖惩制度,对在帮教期间表现良好的,在帮教期满后,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实行前科封存,揭去前科“标签”,解决后顾之忧,对帮教期间不接受帮教,不服从监督、管理的,法院对其九州体育、训诫,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平等对待确保失足青年隐私 青岛大家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经理张玉蕾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厂内员工对帮教的失足青年王某某另眼相看,她帮他隐瞒身份,只透露是自己的亲戚。并及时与其父母进行沟通。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某某由开始的抵触消极对待工作到积极与张总沟通认真的工作,一年之后,王某某离开张总的公司,自己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据了解,目前青岛全市法院已建立帮教基地25处,先后有89名未成年犯进入基地接受九州体育矫正,没有一人再发生违法犯罪。其中,做到了使未成年犯“有工作干、有地方住、有工资拿、有人员管”“四有“的基地8处,接收未成年犯23人。
文/
王硕 通讯员/马新 吕佼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