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处于春季农忙季节,但连续数月无有效降水,导致
胶州市的不少田地都出现了旱情。记者从胶州市水利、气象等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胶州市比往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偏少55.8%,3月份以来,有效降水量只有5.2毫米,胶州市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持续下降,其中以中南部地区最为严重。对此,气象部门表示,如果遇到降雨天气,气象部门将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
麦田里出现大片枯黄 近日,记者来到了胶州市旱情较为严重的里岔、铺集等地区,在铺集镇的一处麦田里,原本此时应该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但因为降水少,土壤墒情差,导致了麦田里出现了大片的枯黄。“这边的麦田还算好点儿,再往西边走,那里的小麦都快旱死了。”一位农户告诉记者,现在小麦正处于拔节时期,正是大量需水的时候,但因为长时间没有有效降水,导致麦田的土壤含水率急剧下降,对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今年一共种植了十多亩小麦,本打算经过精心管理,能有个好收成,但没想到今年的旱情这么严重,我们这里距离水库又比较远,很难从水库里引水灌溉。现在麦田里的一些小麦已经枯死,看来今年肯定是减产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天天盼着下场大雨,来缓解一下麦田里的旱情。”农户孙先生无奈地说。记者在孙先生的麦田里看到,麦田里呈现着绿黄相间的景象,而在麦田的土壤里向下深挖,很难见到湿润的土壤,一些被挖起的麦苗根部,也都是干燥的。
部分小水库干涸见底 记者从胶州市水利局了解到,麦田缺水的同时,胶州市部分水库也因为降水不足等原因,出现了水位下降的状况。“山洲、青年等几个大型水库已经出现了水位下降的现象。根据统计,这些大型水库的水位都下降了3米左右,蓄水量也有所下降。还有一些小水库出现了干涸见底的状况。”胶州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胶州市九龙街道的一座小水库边上看到,虽说这里的旱情较轻,但因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这座小水库只有在中间的低洼处还存有一些水,其他的地方已经露出了龟裂的土地。
“你如果去年来这里,看到的肯定不是这样的景象。这个小水库里面的水原来挺多的,但因为长时间没有下雨了,再加上周边的一些农户们因为田地里缺水,都用这个水库里的水进行灌溉,便导致了现在水库里面的水越来越少。”周边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今年降水量不足往年同期一半 记者从胶州市水利、气象等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胶州市平均降水量18.5毫米,比往年同期平均降水量41.9毫米偏少55.8%,比去年同期平均降水量30.9毫米偏少40.1%。尤其进入3月份以来,胶州市有效降水量只有5.2毫米,而根据近期土壤墒情检测,从胶州市的麦地土壤相对湿度来看,胶州市三里河、洋河、里岔等地为重旱,土壤相对湿度为37%~40%,铺集为中旱。
“3月下旬以来,胶州市气温明显偏高,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土壤含水率偏低,土壤相对湿度偏小,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而目前小麦即将进入拔节期,耗水量急剧上升,针对当前温度偏高、麦田墒情不足的实际,农户们应抓紧进行麦田灌溉。”胶州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遇到降水天气,气象部门将会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努力开发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旱情。 文/图 记者 刘振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