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玉的馒头摊很受欢迎
九州体育4月8日消息 高常东、高红玉夫妇在莆田路早市经营馒头铺已经第4个年头了。4年来,他们两口子每天要花近2个小时往返家和早市之间,起早贪黑为挣个辛苦钱。然而,就是这对平凡、朴实的夫妻坚持为两户低保家庭送去了价值4000多元的免费爱心馒头。
爱心源于感恩 2010年,高常东、高红玉夫妇开始在蒲田路早市摆摊卖自家做的王哥庄馒头。高红玉说,自己在早市摆摊3年多了,周围居民都非常照顾自己的生意,“有时候馒头做得不好看了,大姨大叔也争着要,说好看的留着卖给别人。”
“还记得我刚来早市摆摊没多长时间,一个大姨来买馒头给了我10块钱,我当成100块钱了,多找给她90多块钱,没想到大姨给我送回来了。”每提起这件事高红玉总是激动不已。就因为这事,他们夫妇萌生了送爱心馒头回报社区居民的想法。
通过多方打听和日常留意,两口子得知经常来买馒头的人中有两位老人非常特殊:居住在仙游路12号1单元102户的吴学礼和仙游路6号1单元103户的李振才老人,他们家庭非常贫困,而且身体都有残疾。
高红玉夫妇主动找到两位老人,提出每天免费给两位老人赠送爱心馒头。最初的时候,两名老人是每天到摊位上领馒头,后来考虑到两人的腿脚不太方便,馒头就改成了3天一领,一次领9个,每次高红玉夫妇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
辛苦毫无怨言 夫妻两人摆摊卖馒头赚的是个辛苦钱。每天凌晨3点左右,两人就得起床装馒头,4点半左右夫妻两人开车从郊区往市区赶,途中他们需要到一个代销点卸下一部分馒头,凌晨6点左右到达蒲田路早市。蒲田路的早市必须在上午8点半之前结束,加上两人的馒头已经名声在外,随着早市上人流的增加,夫妻两人也就格外忙。
8点半早市准点收摊,1400多个馒头也销售一空,“其实多了也能卖掉,但我实在做不出来那么多。”丈夫忙活着收摊,把装馒头的空纸箱子搬上车,高红玉顾不上歇口气,赶紧去附近的早餐摊上买几根油条,这就是他们的早餐。“一会儿开车回家的路上就吃了。”高红玉说,回家就得赶紧做馒头,根本顾不上吃饭,中午馒头出锅了,两人就着馒头吃点咸菜,做馒头做到晚上6点左右,她才能有时间做晚饭,“已经累了一天了,哪还有心情和力气做饭,因此晚饭也就只能凑合着吃了。”
小小馒头传递正能量 截至目前,高常东、高红玉夫妇已经送出近3000多个馒头,价值4000多元。送馒头的时候,高常东和高红玉夫妇没有想过自己会送多长时间,“只要老人愿意吃,我们就一直送下去。就送了几个馒头,也没有多大点事。”高红玉说,现在送馒头已经成了一个心事了,碰上下大雪、下大雨出不了摊的时候,两人在家里也会惦记:两人领不到馒头吃什么?高红玉说,自己现在能力有限,每天卖馒头只能赚个两三百元钱,“等我收入多了,我就多资助几个人,供他们免费吃馒头。”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被高红玉夫妇帮助的两位老人也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着这对夫妇,“有时候我摊上忙不过来,吴学礼就来帮忙,李振才腿脚不太灵便,但逢年过节也会给我带点米和油。”
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帮助困难群众,只因感恩他人、不图别人回报,用一个个小馒头传递出无限正能量。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