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3号线五江区间单向掘通907米隧道(图)

2013-12-30 05:55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地下最高温度达22℃

  在通往江西路车站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温度会逐渐增高,尤其是到了另一个洞口 ,温度达到了22℃,穿着冬天的外套会出一身汗,单趟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五江区间出五四广场站,沿香港中路前行,后转到南京路下方。左线全长1270米,独头掘进907米,右线全长1300米。左线大里程(即竖井往江西路车站方向)是青岛地铁3号线单洞独头掘进最长的隧道。

  该项目的总工程师陈传平介绍,所谓的单洞独头掘进是指,不同于其他区间隧道每隔一段距离设一处施工竖井,采用双向开挖的方式,五江区间所在的香港中路沿线由于建筑物密集,不便于设置竖井,因此五江区间全线只设有一处竖井,所有的机械运输和出渣都只通过这一处竖井完成,导致施工现场作业面通风困难、出渣运距长,给施工带来不少考验。

  “一般区间的竖井大约300米一个 ,这个只有一个竖井,再加上爆破的特殊方法等,施工进度肯定受影响 。”陈传平算了算,历时943天,每天的进度大约为0.96米。

  210米内下穿6处建筑物

  项目总工陈传平告诉记者,由于五江区间所在的香港中路沿线建筑物众多,隧道下穿包括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在内的6座建筑物共计210米,由于建筑物密集,因此对爆破的要求也相当严格。

  陈传平介绍,为了减少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这210米区间隧道的爆破施工中,施工单位专门采用了打“中空孔”的方式,即在每个施工面上打上3个直径为150毫米、长度为30米的“中空孔”。这样爆破后产生的力除了向外扩散,还将通过“中空孔”向内扩散,把原先全部向外扩散的压力分解,将减少爆破对建筑物带来的震动。

  此外,陈传平告诉记者,相较于原先每方土石方使用1.7公斤的炸药量,使用“中空孔”后,炸药量减少至每方1.4公斤,用药量的减少,也起到了减震的效果,整个爆破的振速控制在1厘米/秒,地面人体基本感觉不到。

  减少爆破次数,技术员紧盯炸药

  “你看,炸药我们有专门的铁箱管理,而且当天必须用完,用不完的立马退回厂家。”陈传平说,技术员紧盯着炸药,工人取走也会配个技术员跟着。他们开展了多项爆破试验,全线首先在五江区间开展下穿建筑物控制爆破试验,采用复式楔形掏槽、直眼掏槽、预裂爆破等试验,进行了电子雷管试验,最终选定了直眼加中空孔法。他们还协调周边关系 ,分6次扩爆台阶法最大限度减少了爆破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部工作人员还在居民家亲身体会爆破震动和噪音。控制总装药量和单段最大装药量,分段、分次爆破。在原有的大直径中空孔+16直眼掏槽的经验基础上,采用孔外延时,把16个直眼增加到24个直眼,减少了爆破次数,提高了施工进度。

  “通过安全顺利地下穿建筑物,施工单位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钻爆施工方案,攻破了下穿建筑物控制爆破的难题。”独书记说。

  及时注浆攻克路面沉降难题

  走在隧道区间,记者感觉到高低不平,而且不时有没过脚踝的水坑,陈传平说,整个五江区间的埋深在18.2米至27.6米,现场有专门的抽水间,一小时抽水大约30方。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下水以淋雨状或股状出露的现象,为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控制地下水的流失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又一大难题。

  “为控制地下水的流失,防止建筑物和路面的沉降,地铁建设者在施工中先后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也就是在爆破之前,发现渗水就会先用管子浇筑泥浆,如果在爆破后还有渗水则用隧道径向注浆,也就是把管道横在隧道内及时注浆,此外还有帷幕注浆、袖阀管注浆多种工艺,来及时堵住渗水的区域。”陈江平说,他们攻破了防止建筑物和路面沉降的难题。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地铁 3号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