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9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为期四天的全会,是近20年来,首次将会议举行时间由10月改在11月。记者梳理自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的七次三中全会发现,经济议题是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但在特殊历史情况下,也曾进行过人事调整。
会期一般在3~5天左右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认为,一般党代会在秋季召开,因此三中全会也就排到了党代会次年的秋季。具体召开的时间则根据党内的工作安排以及国内外形势,提前数月决定。
三中全会的会期一般在3~5天左右,其中,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会期最短,仅有一天。
十一届和十三届三中全会是会期最长的两次 ,达到5天,十四届 、十六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会期是4天,而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会期为3天。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期4天的会期与上两届三中全会相当。
参会十七届三中全会邀农民列席 根据历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会议参与者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后来包括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委等成员都列席过会议。
但是,参加三中全会的中央委员中会有部分委员因故缺席。例如十一届中央委员共有201人,而参会的有169人。十七届三中全会缺席人数最少,204名中央委员中仅有2人缺席。
张希贤认为,因请假而缺席三中全会比较常见,有些是因为工作岗位离不开人,也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
在列席人员中,中顾委委员列席了十二届和十三届三中全会。张希贤说,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为全党处在新老交替的特殊时期。“老一代退下来,新一代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在其设置的10年之间,因此中顾委委员两次列席了三中全会。
张希贤表示,中顾委委员会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发言,也会参与全会之前的征求意见,中顾委委员的意见会有不小的影响力。
此外,从十二届三中全会起,中纪委委员仅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未列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上,三农问题成为讨论重点,会议不仅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针对农村改革提出了2020年目标。
张希贤说,这是第一次在三中全会上邀请在基层工作的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列席会议,是扩大党内民主的一种形式。
议程总书记作政治局工作报告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受政治局委托并作工作报告成为新亮点。
根据公报披露,十六届三中全会议程主要为三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这也是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披露总书记向会议作政治局工作报告,同时,会议对中央政治局在该届一中全会以来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此后,这一做法得到延续。
政治学家叶笃初此前在接受《瞭望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一做法虽然在党章中没有明确规定,但中央委员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却是有传统和惯例的。
张希贤表示,从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由党的领导人作工作报告的安排逐步走向正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