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独居老人生活:吃喝不愁内心孤独(图)

2013-10-13 07:06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多亏楼管帮着照看” 

  采访中 ,姜春法多次提到他们的楼管郑艳华,一位 70多岁的老人。“我们有时候也不能天天照看,多亏了郑楼管。”姜春法不在的空档里,郑艳华就每天一日三餐做好了饭给老人送过来,深受感动的江春法想给她点经济补偿,被拒绝了。“我帮了一点点忙不算什么,都是邻居。”面对记者,郑艳华很低调。

  据了解,为帮助独居老人,辽源路街道为像祝炳璋和姜淑媛这样的老人提供了老年人餐桌服务,还为辖区 101位老人提供送时服务“我们给祝炳璋办了低保、孤老及残疾人补贴,每天都有街道的工作人员上门送餐;而姜淑媛老人自己有退休金,除亲属照顾外,社区相关负责人也经常去看望她。”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独居老人最大的困难可能不是来自于生活层面,因为青岛现在各个社区的政策都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但是精神上的孤独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周围的人都多一份关心。

  有子女的家庭,就算孩子不经常回家,老人起码也有个盼头。然而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要么没有子女,要么子女不在身边,到了晚年只能自己在家度过余生。12日记者采访了解到 ,市老龄办曾对全市138万60岁以上老年人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至少6成老人是独居。对他们来说,精神慰藉比物质上的扶持更强烈。

  数字 岛城至少6成老人是独居 

  截至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据市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2年底,青岛市户籍老年人口138.8万,约占总人口的18%。“近年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市城镇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达到66%,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7% 和56.1%。空巢老人中,71~80岁的居多,约占42%,80岁及以上的占24%,高龄老人空巢化比率高。”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杨云刚表示,应当完善亲情慰藉机制,开展“亲情牵手”活动,给予独居老人生活上的长期扶助,相关企业也可接纳这部分人群或鼓励他们创业,让他们融入社会,摆脱心理孤独。

  观点 给予补助不如长期陪护 

  “独居老人最大的问题肯定是孤独。”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市老年学会副会长刘同昌告诉记者,他带领团队调研过不少独居老人,“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内心孤独’那一项打了勾。”刘同昌说,青岛市对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户等困难老人都有补助政策,基本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但精神世界贫乏才是独居老人最大的问题。

  刘同昌告诉记者,老年人在生命最后一段时期,对于精神层面有着特别强烈的需求,尤其是独居老人没人陪伴,有的甚至很长时间都不开口,腿脚不便的也不出门,内心实际上非常需要关爱和慰藉。“单靠政府也不行,政府能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补助,但更多的时候要靠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全民关怀,多给老人一些长久的经常性的陪伴,让老人们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刘同昌说。

  文/本报记者 郭玉华 见习记者 朱薪雨 图/本报记者王滨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