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若晴葬礼在黄岛举行 遗书曝光:手绘23颗心

2013-09-22 06:27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道别

  省去念悼词只为让若晴安静休息


  在黄岛区殡仪馆的悼念厅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一个幻灯片屏幕,屏幕上黑白色的鲁若晴微笑着做出“V”字手势,屏幕上方液晶显示器上亮出6个大字:鲁超(鲁若晴原名)一路走好。鲁若晴的遗体被摆放在鲜花丛中的一个冰棺里,上面盖上黄色的毯子,已经停止呼吸的鲁若晴带着一副眼镜,头发整整齐齐地梳起来,面容安详,像是静静地睡着了一样。悼念厅周边摆上两排花圈,是全国各地的朋友送来的。

  上午9时左右,鲁若晴的家属们一同来到殡仪馆,人群中一位年仅4岁的小姑娘很是惹人怜爱,小姑娘是鲁若晴的侄女儿,或许仅仅4岁的年龄并不能让她感悟到姑姑离世这一悲痛的事实,但小姑娘也受悲伤气氛的感染一直安安静静,不哭也不闹。

  83岁的奶奶还在50多公里之外的泊里镇魏家滩村老家,考虑到老人虚弱的身体状况难以承受孙女离世的噩耗,直到举办葬礼,依然没有任何人向老人透露消息。

  上午10时左右,黄岛区殡仪馆悼念厅内 ,庄严肃穆的追悼音乐响起,前来悼念鲁若晴的朋友们站在悼念厅的外厅,三人一横排,准备入场献上鲜花,再看鲁若晴最后一眼,数百人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外,还没有走近遗体,朋友们早已哭成了一片,数百名朋友三鞠躬完后跟鲁若晴做最后的道别。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前来参加葬礼的都是非常关注她的亲戚朋友,这两年来对她一点一滴的事情都很了解,念悼词的环节我们就省掉了,让她安安静静地休息吧。”

  10时30分左右,鲁若晴遗体被抬出悼念厅,两个小时过后,随着一路青烟飘向空中,鲁若晴的火化仪式结束,用生前挚友小李的话说,鲁若晴去了天堂,那里应该没有病痛,没有悲伤。

  记者手记

  爱心,终胜猜疑冷漠
 

  鲁若晴生于1989年,2012年初被查出血癌晚期,治疗期间她用微博一一记录爱与痛,她拥有超过30万的微博粉丝,她的微博遗言被转发3万次评论10万次。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借助微博这一工具在获得了如潮爱心的同时,也饱受质疑。

  有评论称,对鲁若晴而言,她不仅从此告别了病魔,还告别了比病魔更加可怕的流言、猜疑、冷漠,后者堪称这个社会的癌症。鲁若晴生前,必须抗击双重癌症。她败给了身体的癌症,却用美丽、勇气与从容,打败了社会的癌症。微博网友“念念0321”说:“把若晴的总共不到两百篇的微博重看了一遍,我不禁额汗涔涔了,这个善良美丽的女孩有一半微博是在帮病友求助,而为了帮我转发的就有四篇,第一篇是去年8月3日若晴出仓后的第二天,若晴刚出仓就向病友伸出援手,我们是第一个承受她恩情的病友!第二篇是8月18日我们来北京的第二天,我们通了电话……”事实上,鲁若晴21个月的遭遇在感动成千上万名网友的同时,也被部分网友认为是炒作甚至作假……如今若晴离去,有网友这样写下了一句看起来有些悲凉的话,“她用自己的离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记者逐一翻阅了鲁若晴现存的194条微博,其中一大半内容都是转发自其他癌症患者的。在黄岛区采访的两天时间里,记者几乎见到了鲁若晴所有的家属,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不存在微博二字,更不用说炒作了。

  此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沈阳教授表示,一开始鲁若晴受到质疑体现了网络社会中的信任危机,而微博上的炒作、谩骂成本太低,存在自污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友价值判断。鲁若晴事件之后,为了核实微博上的求助信息,新浪微公益要求,用户求助信息发布后,由“微博爱心团”在有效时间内进行线下审核。这种微博爱心团队是具有公开身份和一定权威性的个人认证用户和机构认证用户组成,目前已有几千人。

  经微博爱心团审核,通过即可确认项目顺利进行,并开通捐款通道;如发现任何虚假信息,项目即被关闭并删除。线下审核的举措,大大消除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如今以借助爱心而生的骗局泛滥,但我们的认知不能迷失,我们的态度不能盲目,爱心便是指明灯,若我们有畅通的捐助制度,若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清者自清,便不会再出现“以死证清白”的无奈慨叹。

  鲁若晴事件中,网友常提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今我们只能期盼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另外一个世界永得天晴,而我们面对网络纷杂的信息,只能期盼,爱心足以拨云见晴。

  记者 曹凯杰 实习生 张欣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鲁若晴 葬礼 黄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