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考班"牛气秘诀:绝不死读书会玩出了名

2013-06-27 06:30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牛班”之学风

  课堂要效率,不靠课后拼

  王壮介绍说,他们班级同学主要是向课堂上要效率,而不是课后搞题海战术,课堂上都是集中注意听老师讲解,不会的直接提问老师。

  高三时才分到2班的学生邱甲凡,转入新班级以后体会最大的就是这点,“我以前从来不做课堂笔记,可是转到这个班级以后,发现不做笔记根本承载不了丰富的课堂内容,我就跟着别的同学学认真做课堂笔记,发现课堂效率果然大大提高。”邱甲凡在高三还有一大改变,就是仔细整理自己的错题,这也是跟着别的同学学习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高考中考了621分。

  “我们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考前最后两个星期,我们是完全放手给学生们静悟,不允许老师进入教室内辅导,而且是单人单桌,模拟高考考试场景,这两个星期的个人静悟对学习成绩提高很有帮助,这都得益于平时课堂教学。”58中办公室主任袁忠珂表示,学习成绩好的班级肯定是课堂效率高的班级,课后死拼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据了解,58中近些年坚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简单、实用、高效”的上课原则,让老师精心制作和完善导学案,形成了“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改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牛班”之氛围

  沟通无极限,重班级文化

  在这3个班级里,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学生和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各种互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沟通,两位班主任江慧妮、王付波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江姐”、“波哥”,学生间还流传着“博导”、“理科小王子”等各种有趣名头。

  “高三这一年,我们班几乎每周都有班会,高三很辛苦,学生需要体谅、需要有老师在旁边引导。”江慧妮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晚上11点多也会接到家长或学生打来的电话,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与家长、学生进行耐心沟通。

  1班学生宋杨二模考试考得很差,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小姑娘有种近乎崩溃的感觉 ,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恐惧,焦虑地直掉眼泪。“我们班主任封强发现我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耐心地进行了开导,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拾信心的宋杨今年高考理科成绩是650分,她表示考得好主要是老师及时帮助她破解了心魔。

  进入高三11班的教室,贴在门口墙上的李村河拉练时全体老师和同学打着横幅和班旗的“全家福”映入眼帘 ,能够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走进教室,教室后侧墙的最高处粘贴的第一次家长会后所照的家长合影,默默地向同学们传达着这样的信息:“父母时刻在关注关心着你们。”

  11班面向全部学生征集了班名 、班牌、班风、班训的标语。这个班级文化除了重视学习外,还注重培养一种精神思想,励志而充满激情。记者 单俊楠 实习生 王彩云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最牛高考班 秘诀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