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麦收进入收尾阶段 产量比较去年有所降低

2013-06-24 15:16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麦收工作接近尾声。



  放眼金色麦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隆隆驶过,金灿灿的麦粒被收进袋子里。农民们将饱满的麦粒开始摊开晾晒,紧接着借着降雨农民又忙着夏播。记者从农业局获悉,眼下全市麦收基本结束。由于春季持续低温、气候干旱的影响,产量较去年有所降低,较去年每亩减产8.1公斤。

  6月22日,即墨天气以阴天为主,零星出现雨点,这可忙坏了农民朋友。大信镇的刘大叔忙着把小麦堆起来,“这两天天气比较不稳定,我们可就忙了。下雨赶紧收起来,天好了再摊开晾晒。”

  记者从农业局获悉,全市麦收已经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全市约99% 以上的小麦实现机收,预计6月25日全市完成麦收。“受持续低温异常天气影响,小麦生育期推迟,本市今年小麦收获较常年推迟一周左右。”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麦收获的推迟给夏玉米适期播种造成压力。根据气象预报,到月底有5次左右的天气过程 ,要抓住有利墒情,抢时快种,确保7月5日前完成夏播任务。记者从农业局农技站的产量考察获知,受持续低温异常天气影响,小麦生育期推迟,灌浆期不足,预计小麦千粒重38克左右,较上年减少 1.1克,全市平均单产 390.3公斤,较上年亩减产8.1公斤,减产约2%。

  “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春季持续低温延长幼穗分化时间,受春季气候干旱、持续低温的影响,小麦拔节期推迟15天左右,灌浆期减少10天,加之春季雨雪霜冻增加,尤其是4月19日、20日的降雪与霜冻,小花败育重,导致穗粒数、千粒重下降。”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由此小麦的生育期进程推迟10天左右,小麦收获期也随之推迟5天~7天。

  在“三夏”生产期间,农业局成立了3个技术指导小组,深入“三夏”第一线开展收种指导,认真落实夏收工作日调度制度,及时掌握三夏生产动态,为全市三夏生产调度提供了依据。小麦收获前期,主要抓好小麦“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夏田作物后期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今年依然继续大力推广用联合收割机将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实现小麦收割从机收到秸秆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从源头上彻底消除了小麦秸秆焚烧的隐患。”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了环境,同时还变废为宝,实现了土壤的保墒、保湿、培肥地力。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贾晓宏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麦收 产量 即墨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