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冬病夏治可包治百病
“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海慈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兆山明确表示: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一般来说,冬病夏治对治疗体质虚寒等宿疾较为有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情控制不稳,不宜开展治疗。此外,正在发热的患者应先用药物控制,再由医生判断能否冬病夏治,而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敷贴穴位局部有破损患者、孕妇、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均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误区二:疗效见好就收
许多患者在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便不再坚持接受治疗,也正因为这样,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没有坚持治疗导致冬天病情反复。针对这种情况,周兆山说,冬病夏治并非一蹴而就,有的疾病需坚持治疗好几个夏天。“比如在内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通过冬病夏治可以使疼痛感逐渐减少,而持续坚持2至3个夏天的治疗后,关节畸形也能得到改善。如果不能进行长期的治疗,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
误区三:冬病夏治就是敷贴
“冬病夏治就是敷贴嘛,敷贴就是冬病夏治。”由于穴位敷贴在三伏天的流行,许多患者将冬病夏治和敷贴等同起来。但中医专家介绍说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效果,还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综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四:敷贴不需要专业手法
随着三伏天的来临,记者发现在一些私人小诊所也打出了“三伏贴”、“中医敷贴”等广告。许多患者喜欢就近在自家门口的诊所贴上一贴,甚至自己在家进行敷贴。中医专家、张国娟主任医师指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穴位敷贴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来操作。“不同的病情所选择敷贴的穴位不同,我们人体的经络很复杂。如果穴位找得不准,贴错了,还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周兆山说,医生要先对病情进行诊断,再选择相应的敷贴穴位,调配药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并非人人都可以操作的。
(来源:九州体育-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