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2012级船舶工程系小丁
给家人丢了脸,心里不是滋味 来自栖霞的小丁是烟台职业学院2012级船舶专业的新生,“说起这个就
丢人,我爸妈都是老师,我却进了
职校。”小丁说,“我们家属区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有4个孩子,其他3个上的都是一本专业,有一个孩子还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小丁说,他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他面子上抹不开了,“那一个暑假我爸都没怎么出门,也没怎么跟我说话。”小丁说,他觉得自己给他们丢脸了,心里不是滋味。
□家长
孩子进了职校,就意味着没出息 记者采访发现,在很多人眼里,上职校就意味着没出息。“当时我们村有3个参加中考的学生,其他两个考上了一中 ,我上了蓬莱高职。”今年24岁、来自蓬莱的小刘现在在开发区的一家工厂从事质检工作,“当时我爸就跟我说,这辈子算是没什么出息了,人家都能考大学,我最多能考个专科。”小刘说。
也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高职院校,但是他们也并非心甘情愿。“孩子初中毕业才15岁,没有工厂肯收去干活,就算有人收我们也不舍得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工厂干活啊。”来自开发区的孟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不好好学习,平时上学经常旷课,初三的时候干脆就辍学了。
“辍学以后我就把他送到了职校,先找个能管着他的地方就行了,至于两年以后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对于儿子,孟先生非常无奈。
□专家
年轻人都想当白领,不愿当工人 “不少地区为达到职教规模,根本不重视职教的质量和特色,甚至还有的职校用免学费的承诺招来学生,不进行任何九州体育,就以‘顶岗实习’的名义将这些学生送到工厂,干的是农民工的活。”中国人民大学前任校长纪宝成分析职业九州体育的现状时这样说道,“像这样‘空心化’的职业九州体育,有多少家长会愿意送孩子去接受呢?”
“过去,一个八级工可以享受大学教授的待遇,工人、农民与解放军战士是令人崇敬与向往的职业。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其他制度没有及时改革,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看重金钱,乐意当白领,不愿意当工农兵。”纪宝成把这种社会风气归结为“拥抱资本 、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
纪宝成说,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在不断地强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从领导讲话,到新闻媒体,再到社会公众,这些都经常在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却鲜有人提及劳动最光荣。
相关链接
高职生就业率已高于本科生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高于本科生 、研究生 。但是职校生的未来却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21世纪九州体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觉得,虽然现在就业率非常高,但是,很多职校毕业生仍感到前途迷茫——他们可能在毕业时不愁工作,可是职业发展的空间,却远远小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换句话说,就是看不到前途。
“在我国这个‘学历社会’,学生和家长往往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职校。”熊丙奇说。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