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同学"被抓七旬翁被骗三万 民警追回现金

2013-01-29 09:56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大学同学”的一个电话,年逾七旬的范大爷赶紧将三万元积蓄汇了过去。接到“同学”求助,老人汇走三万现金  事情还得回溯到2012年8月22日。经过民警王兆林做工作,广州湛江的开户行工作人员表示,郑某只需持证到温岭当地的分支行办理也行。

  本报记者 尉伟 实习生 于杰群
  “大学同学”的一个电话,年逾七旬的范大爷赶紧将三万元积蓄汇了过去。发现被骗后,老人报警。历下公安千佛山派出所民警历时五个月最终帮老人将三万元追回。
  接到“同学”求助,老人汇走三万现金
  事情还得回溯到2012年8月22日。
  下午5点,范大爷突然接到大学同学老孙的电话。
  “老孙是范大爷的大学同学。”历下公安千佛山派出所民警王兆林说,平时,范大爷和老孙联系不多。
  电话中,老孙告诉范大爷过几天要来济南玩,老同学正好聚一聚。谁想,第二天上午,范大爷又接到了老孙的电话。这次,电话那头的老孙语气焦急且略带哀求:在青岛嫖娼被抓,急需三万罚金……
  同学有难,岂能不帮。23日下午,范大爷赶紧带着三万元的积蓄来到千佛山路一家建设银行。
  “大爷,您联系好了吗?别上当了!”建行工作人员好心提醒,可老人却不这么认为,“没事,错不了,是我同学”。
  汇完款回家路上,范大爷心想,还是跟同学再联系一下吧。于是,拨打了同学的手机,而在此之前,同学老孙与自己联系时,打的都是家里的固定电话。
  这一通话不要紧,范大爷从头凉到了脚。电话中,同学告诉他,自己在天津,更别说嫖娼被抓交罚金的事情了。遇到骗子了,老人恍然大悟。一边让女儿帮着去银行挂失,一边拨打了110报警求助。
  老人发现被骗,警方及时冻结汇款
  “多亏发现及时,他汇去的三万元钱还没被取走。”民警王兆林说,得知老人被骗后,建行工作人员迅速采取了措施,确保其汇款暂时无法被支取,“前后也就十分钟的事情”。
  “通过查询,我们发现汇款账户的开户行在广东湛江。”与此同时,历下警方通过广东公安机关要求涉案银行冻结此三万元汇款。
  “开户行在广东湛江,开户人却远在浙江温岭。”王兆林告诉记者,此类电信诈骗,骗子都不会用自己的身份,而是以别人的名义开户。
  为联系开户人郑某,历下警方也是费尽周折。直到9月底,民警王兆林才与回家的郑某取得了联系。
  果然,郑某向民警表示,自己根本不认识范大爷,更别说打电话和老人联系了。郑某回忆,自己曾去过广东打工,身份证在广东的时候丢失过。
  “估计嫌犯就是用郑某丢失的身份证,在湛江开户、办理的银行卡,然后以此来行骗。”民警王兆林分析。
  湛江找到开户人,民警助其追回现金
  “上广东干吗?我挺忙的,没时间。”若想将范大爷汇出的三万元钱取出,一般需要开户人持证到开户行办理挂失、退号。可一听这么麻烦,远在浙江的郑某不愿意配合。
  经过民警王兆林做工作,广州湛江的开户行工作人员表示,郑某只需持证到温岭当地的分支行办理也行。
  “结果再联系郑某时,他的手机停机了。”民警王兆林说,直到12月底,民警才再次与郑某取得了联系。2013年1月初,民警王兆林和范大爷的家人一同奔赴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岭,找到了郑某。
  在广东警方、历下警方的配合下,范大爷的女儿终于拿回了老人被骗的三万元钱,前后忙活了近五个月的历下民警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电信诈骗中,老年受害者占了不少。”千佛山派出所民警介绍,目前,电信诈骗多是跨省跨境,甚至跨国作案。无论调查取证还是抓捕嫌犯,都有不小的难度。
  民警提醒市民,随着春节临近,类似的诈骗短信也多了起来,“一方面,市民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此外,市民一旦接到这种信息,一定要对电话、短信中的内容多方核实、认真分析识别真伪”。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同学 大学同学 被抓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